AI导读:

根据卓创资讯推算,1-3月生猪供应量增幅不及预期,主要因为养殖端压栏增重与二次育肥。4月气温升高后,肥标价差收窄,需求预计偏低,供略大于求,或将导致短期猪价拐点出现。

根据卓创资讯推算,1-3月生猪理论出栏量呈增加走势,但实际调研数据显示,供应量增幅不及预期,主要因为养殖端压栏增重,同时二次育肥补栏截留了部分猪源。生猪供应增量未能如愿,养殖端的压栏增重与二次育肥或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

展望4月,随着气温升高,肥标价差收窄,收购均重与出栏均重差值负值扩大,预计需求端增量偏低,供略大于求,或将导致短期猪价拐点出现。生猪市场的供应变化与气温、饲料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

生猪供应增幅未达预期,养殖端压栏增重与二次育肥是主因

根据卓创资讯及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推算,2025年1-3月对应的是2024年3-5月的能繁母猪以及7-9月的新生仔猪,期间生猪出栏量本应呈增加走势。然而,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1-3月实际生猪出栏量增幅并不及预期,主要因为养殖端压栏增重和二次育肥补栏截留猪源。

在此背景下,3月份国内生猪交易均重上涨。截至3月20日,全国生猪交易均重环比上涨0.75%,同比上涨1.26%。同时,二次育肥补栏热度提升,补栏量从1月第一周的7600头逐步增加至40612头,这也是导致供应增幅不及预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随着气温升高,肥猪需求减弱,肥标价差急速收窄。截至3月24日,全国肥标价差较2月末收窄0.57元/公斤。4月,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前期二次育肥补栏和压栏增重的猪源可能积极出栏,导致供应量增幅超预期。

此外,生猪出栏均重与收购均重的体重差呈现负值走阔。截至3月20日,生猪出栏均重为125.02公斤,收购均重为124.73公斤。按照下游市场季节性变化规律,4月屠企收购均重下滑,部分企业对中大猪加大扣罚,或推动大猪出栏意愿提升。

肥标价差收窄,体重差走阔,猪价拐点将至

综上所述,4月随着气温升高,大猪需求下滑,肥标价差收窄以及体重差的负值走阔都会推动大猪出栏积极性提升,或导致供应增幅略超预期。而屠企屠宰量虽有增长,但国储冻肉制作收尾,叠加分割利润下滑,屠企宰量增幅或小于预期,供略大于求,4月猪价拐点或在即。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关键词:生猪供应、肥标价差、二次育肥、猪价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