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铁合金期货助力实体经济发展,通过价格发现功能、套期保值操作稳定市场价格与供需。文章介绍了铁合金期货在产业中的应用,包括期现结合、回购、非标套保等创新模式,以及期权操作增厚利润的策略。

如何应对价格波动成为产业企业关注的重点,期货期权品种的上市为此提供了有效助力,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市场上集中了大量信息,不同交易主体通过公开竞价形成未来商品价格走势。

2021年能耗双控政策发布后,铁合金工厂、期现贸易商等预期供需可能阶段性错配,利用期货市场提前储备库存。期现结合操作中,期货套期保值最为常见。随着铁合金期货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提高,参与的产业企业类型日益多样化,从铁合金工厂、期现商扩展至锰矿贸易商、钢厂原料采购部门等。

铁合金工厂和下游钢厂的分布情况导致部分地区供需不匹配,淡旺季交替时供需格局也会变化。期货交割库的设立保障了各地区能以合理价格获取库存,缓解了时空价差过大的问题。期货还有助于提升铁合金产业链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特别是对我国锰矿高度依赖进口的情况下,期货套期保值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远期矿价大幅波动风险。

[发现价格]

图为国内铁年产量。过去数年,国内硅铁产量整体上升,各产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产能置换。锰硅产量同样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近10年较高水平。

铁合金中,硅铁和锰硅的需求领域均集中于钢铁行业。受地产周期、行业政策及能耗环保等因素影响,2014年至2023年钢铁价格波动加大。锰硅期货及时反映市场预期,避免了产量继续大幅释放加剧供需矛盾。

具体来看,2021年4月起各方开始预测能耗政策实施方案,锰硅、硅铁期货价格同步启动上涨。随着各产区政策逐步落实,期货价格一度突破10000元/吨,吸引大量资金参与期现无风险套利。而当市场预期政策对产量的影响减弱时,套利资金预判行情转变,导致盘面先行下挫。

[兑现利润]

铁合金期货在产业中的应用持续深化,从早期无风险交割到非标套保等创新模式,参与主体和形式更趋多元。铁合金工厂与下游钢厂已熟练掌握点价贸易模式,期现商的介入打破了钢厂的报价垄断格局。

2024年铁合金行情催生新型贸易方式:回购。以往铁合金工厂仅供应自有产能产品,但2024年价格转跌后,工厂开始回购外部库存产品,主要来源为合作期现商的订单。

非标套保方面,2024年锰硅市场受到原料端锰矿影响出现较大波动。某锰矿进口贸易商判断未来锰矿价格下跌风险可使用锰硅期货工具对冲,故按比例建仓空单,最终实现理论利润。

综合来看,产业企业利用期货提前锁定利润的操作相对简单,但风险控制不可忽视。过早建仓、过度扩仓、上下游违约等问题可能导致交易者未实现预想收益。

[稳定供需]

铁合金产业分布格局使得南北方供需表现分化。硅铁合金供应端集中在西北地区,需求端钢厂遍布全国。期货合约的连续性使得交易者可以在连续月份交易,不受淡旺季影响。

事件驱动下,行情波动突出,市场对未来供需可能产生分歧。2024年二季度澳洲锰矿发运中断事件初期,市场预计未来锰矿供应将有较大缺口,期货盘面迅速上涨,为铁合金工厂提供了利润空间。铁合金工厂选择超卖,大量套期保值仓单涌入期货市场,远期高利润被迅速锁定。

盘面回落,产量下滑,交割库的仓单保证了未来一段时间的钢厂需求,降低了铁合金工厂减产带来的原料短缺风险。

不同于贸易企业,生产企业更加关注生产的连贯性。在利润不佳时,部分工厂依旧选择生产。此时,与期现商合作的延期点价给了工厂较大操作空间。

国内锰矿对外依存度较高,海外矿山报价形式相对单一。在套期保值操作量达到一定水平后,长协客户开始关注接收远期船货的性价比。最终,在弱现实和预期转弱的背景下,海外矿山报价逐步回归理性。

[期权操作]

铁合金供需两端相对确定,期权有了较为舒适的可发挥空间。某铁合金工厂与下游钢厂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利用期权增厚利润。通过卖出看涨期权收取权利金,或在价格波动平缓时购入看涨或看跌期权。

(作者单位:紫金天风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