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文章分析了新关税政策落地后铜价面临的风险,包括美国补库结束和非美地区现货偏紧改善、下游需求对高价承接能力有限等。同时,原料持续紧张为铜价提供支撑,再生铜原料供应紧张,进口也受到影响。此外,还需警惕后期宏观层面可能发生的变化,如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对铜价的影响。

在新关税政策落地后,价面临多重风险。首先,美国提前补库一旦结束,非美地区的现货偏紧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其次,当铜价持续攀升至高位后,下游实际需求难以支撑高价,库存去化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建议在现价下保持谨慎偏多的交易思路,同时警惕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风险。

关注关税预期下的铜现货流转

在25%关税加征的预期下,铜全球库存转移已经开始。LME铜库存不断减少,注销仓单大幅增加,而COMEX铜库存自2024年8月起大幅增加至10万吨以上。据摩科瑞预计,约有50万吨铜正在流向美国,远超正常每月进口量7万吨。交易商们正抓住价差机会获利,摩科瑞也有大量铜运往美国。

这一库存转移过程受COMEX铜与LME铜价差扩大影响,形成正反馈:关税预期推高美铜价格,吸引非美铜流向美国,进一步推高美铜价格。考虑到关税政策落地尚需时间,这一逻辑关系将持续。

原料紧张支撑铜价

今年以来,铜矿加工精炼费(TC)现货报价持续走低,并于1月底进入负值区间。截至3月21日,上海有色网(SMM)统计的TC进口铜精矿现货报价已达-22.88美元,凸显铜矿供应紧张。冶炼厂在现货和长单业务中均亏损,一季度硫酸价格上升为冶炼厂利润提供一定补充,但春耕后硫酸需求将步入淡季,价格回落压力大,冶炼厂利润承压,减产风险犹存。

铜矿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和供需错配问题将持续存在,对整个铜产业链产生多方面影响。再生铜原料供应紧张,原料缺口大,成本居高不下。受《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和“反向开票”政策影响,再生铜产业面临成本增加压力。进口方面,特朗普关税预期促使电解铜流向美国,COMEX铜价大幅上扬,再生铜原料进口陷入亏损,贸易商采购意愿下降。

据机构调研,当前市场再生铜原料供应极度紧张,国产和进口货源均短缺。海关数据显示,1月美国对中国铜废料出口环比下降10.32%,2月环比大幅下降20.35%,占比显著下滑。

警惕宏观层面变化

当前美国经济存衰退风险,费城联储服务业调查指数、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等“软数据”持续恶化,加重衰退预期。尽管服务PMI走强减弱了短期担忧,但供应端因素在价格中体现后,若美国经济持续走弱,市场将交易衰退预期,对铜价产生关键影响。

回顾历史,美联储降息周期中铜价持续上涨概率低,需求难以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受压制。

(作者单位:广州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