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2月国内外铜价走强,由铜矿供给短缺及消费回升预期驱动。2025年铜矿供应紧张,精炼铜产能扩张受限,但房地产企稳及AI应用将驱动铜消费恢复性增长。长期看,新能源、AI及战后重建将促使铜需求增长,可能导致供应短缺。美国关税政策对铜投资属性有利。

  1—2月期间,国内外价再度呈现出走强的趋势,这一趋势主要由铜矿供给短缺预期以及国内外铜消费回升预期共同驱动。回顾2024年2—5月,铜价不断创下新高,主要源于市场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铜消费增长预期,但实际情况是国内铜消费增速远低于预期,表现疲软。

  展望后市,国内外铜价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2025年,全球铜矿供应形势紧张,现货铜矿加工费出现负值;房地产市场企稳及人工智能(AI)大规模应用,将驱动中国铜消费恢复性增长。长期来看,新能源、人工智能及战后重建等因素将促使铜需求增长,可能导致供应短缺。

  铜矿供应持续紧张

  去年年底,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CSPT)确定2025年一季度铜精矿现货采购指导加工费TC/RC为25美元/吨及2.5美分/磅,同比大幅下降68.8%。1月时,进口铜精矿现货加工费已跌至负值,表明铜矿供应紧张加剧。铜矿加工费大幅下跌,源于铜矿产量增速放缓而精炼铜产能扩张。2024年,全球主要铜矿生产商合计产铜量约1354万吨,推测全球铜矿产量约2275万吨,同比增长1.6%,远低于上一轮扩张期年均增速。

  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温和增长,得益于刚果和蒙古国产能提升及新项目投产。然而,部分铜矿产量下滑,如Escondida和Grasberg。中国企业运营的铜矿资产增量显著,紫金矿业和五矿资源增长预期可观。洛阳钼业铜产量基本维持现有水平。

  精炼铜扩张受限

  2024年,全球精炼铜产能扩张约200万吨,2025年增量仍高达180万吨。中国是主要扩张地区,但铜精矿加工费下降可能导致新产能投产推迟。国际铜业研究小组预计2024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增长4.1%,2025年增速可能放缓。国内铜冶炼企业面临亏损风险。

  废铜虽可替代铜矿,但供给存在不确定性。2024年,国内废铜供应量增加,进口废铜增速更快。铜冶炼和加工扩张速度可能放缓,再生铜供应增速受限。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是再生铜增量主要来源。

  铜消费恢复性增长

  2024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约2720万吨,同比增长0.2%,中国铜需求减速明显,特别是地产用铜负增长,新能源汽车用铜减少。然而,电力用铜因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而回升。2025年,全球将新增铜消费45万吨,光伏、风电、汽车行业是主要贡献者。

  除新能源外,2025年铜消费增长还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推动用电需求增长;中东、乌克兰等地战后重建带动铜消费;美国制造业回流对铜消费有拉动作用。宏观经济环境对铜投资属性有利,再通胀和降息政策可能引发投资需求升温。铜矿供应紧张导致精铜减产,需求恢复性增长,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逐渐淡化。

(作品单位:广州金控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