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聚酯产业供需整体平稳,PTA价格进入长时间区间震荡。三季度后,受原油和汽油价格走弱影响,PTA价格下跌。需求端投产放缓,供应端新产能释放,供需格局难言乐观,PTA后市难有趋势性表现。

今年,聚酯产业供需整体呈现平稳态势。在原油市场低波动率的背景下,PTA价格进入了长时间的区间震荡。直至第三季度,受海外原油和汽油价格走弱的影响,成本端迅速下行,同时内需并未超出预期,PTA价格随之下跌。

在需求端,今年聚酯投产速度明显放缓,且结构出现分化。长丝与短纤投产有限,而瓶片则处于大规模投产周期。截至10月底,国内聚酯产能达到8508万吨,同比增长6.6%,但增速处于近年来偏低水平。产量方面,2024年前10个月,聚酯产量同比增速为12.1%,这既受到2023年一季度低基数的影响,也归因于以长丝为代表的细分品种景气度提升,长时间维持较高开工水平。然而,随着瓶片产能的释放,供需格局恶化,现金流亏损加剧,开工压力明显增大。进入三季度后,聚酯产量同比增速逐渐下降至个位数水平,这主要归因于去年支撑聚酯需求长期维持高位的两大因素——产业集体降负和聚酯出口大幅增长,在今年后半段均出现环比走弱。

进一步观察终端需求,无论是纺织服装还是软饮料,今年的增速均弱于聚酯端。纺织服装方面,2024年前10个月零售额同比增长1.1%;软饮料方面,前9个月产量同比增长6%。因此,一部分聚酯产量以库存形式固化在产业蓄水池中。无论是长丝、短纤还是瓶片,其社会库存均在今年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相比之下,上半年PTA出口放量成为年内PTA需求的一大亮点。

在供应端,尽管过去三年产能释放后,炼厂原料端投产有放缓趋势,但年内PTA仍有450万吨新产能释放。二季度PX-PTA装置计划检修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新增产能,使PTA上半年整体库存走势符合季节性规律。然而,进入三季度后,PTA市场呈现供增需减态势,累库速度加快,加工费阶段性下移。

总体而言,当前PTA产业面临绝对产能过剩的问题,加工费重心始终维持在边际加工成本附近。随着桐昆、凤鸣等新产能释放,下游原料配套提升,PTA与长丝等产品的综合利润成为产业效益的重要参考指标。展望后市,考虑到明年长丝、短纤投产计划相对有限,瓶片或将成为支撑聚酯产能增长的主力。然而,由于软饮料、油脂包装等需求增速放缓,瓶片实际产量增速预计有限。在供应端包括独山能源、虹港石化、海伦石化等合计超800万吨PTA投产计划下,供需格局难言乐观。

整体来看,成本端走弱,基本面缺乏亮点,PTA难以呈现趋势性表现。

(作者单位:永安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