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强调“三农”工作重要性。大商所通过完善农产品期货品种工具体系、提升产业服务能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2024年农产品期货和期权累计成交量大增,推出原木期货、鸡蛋、玉米淀粉、生猪期权等新品种,优化生猪、鸡蛋、玉米淀粉期货交割规则。同时,大力开展“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实施多个“保险+期货”项目,服务数千户农户。

新华财经北京2月24日电(记者王小璐)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3个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凸显了“三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发端于农产品期货的交易所,2024年大商所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强化监管、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品种工具体系,着力提升产业服务能力。通过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有效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据统计,2024年大商所农产品期货和期权累计成交13.15亿手、日均持仓932.13万手,产业日均持仓同比增长超10%,为涉农市场主体提供了坚实的风险管理基础。

不断创新,更好满足涉农主体需求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大商所一直重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功能,通过推出新品种、优化老品种,为重要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和贸易定价提供指引和风险管理工具。2024年,大连期货市场农产品板块增添了多位“新成员”,其中原木期货和期权的上市,对于提升国内林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大商所还推出了鸡蛋玉米淀粉、生猪期权,构建起覆盖原料和产品、期货和期权的完整衍生品工具链条,为农业产业提升风险管理效率和精度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大商所持续深化“一品一策”,优化已上市品种,使其更贴合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和涉农市场主体需求。

在生猪期货方面,大商所进行了全方位优化,包括调整交割区域升贴水、优化交割流程、增设交割库等,进一步提升了市场运行质量和产业客户参与便利度。在鸡蛋期货方面,大商所调整了交割过程中鸡蛋新鲜度指标检验规则,提高了交割效率。玉米淀粉期货方面,大商所优化了交割品包装规格,解决了大小包装错配问题。

做精做细产业服务,守护农民安心企业放心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商所一直将帮助农民稳收增收作为重要任务。2024年,大商所继续基于大豆、玉米、生猪等期货品种,大力开展“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在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了多个“保险+期货”和“银期保”项目,服务了数千户中小农户和规模化种养主体,为农民提供了有力的价格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大商所还将期货价格用作多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设计和理赔参考,推动了政府、交易所、保险公司等多方共担的保费构成趋势。此外,大商所还在天气风险管理领域进行了探索,推出了多个“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应用项目,有效帮助农户避免了气温变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为推动农业增效益,大商所还持续深化产业培育和服务工作,帮助涉农企业运用期货、期权工具开展套期保值,并依托产融基地和“2+1”牵手工程等,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广期现结合业务模式和理念,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服务体系。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号召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大商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专业所为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积极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下一步,大商所将完善品种工具体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持续做好储备品种研发,优化现有品种合约规则。同时,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任务,完善“保险+期货”模式,提高项目可复制性、可推广性。此外,还将深入推进产业客户参与度提升工程,帮助更多涉农主体用好期货和期权工具,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