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橡胶期货市场展望:供需关系趋于宽松,期价续涨空间或受限
AI导读: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对合成橡胶期货市场的影响,以及丁二烯供应增加和轮胎行业高景气度对合成橡胶需求预期的提振作用。预计后市合成橡胶期货市场供需关系趋于宽松,期价续涨空间或受限。
近期,受国内外原油期货市场价格飙升的提振,1月份国内合成橡胶期货2503合约在触及13000元/吨的低位后获得支撑,随后期价企稳并展开了一轮强劲的单边上涨行情。数据显示,胶价从1月初的12875元/吨低点一路攀升至15175元/吨的高点,累计最大涨幅高达17.86%,这一表现远超沪胶期货(-2.38%)和标胶期货(0.54%)同期的市场表现。

图示展示了合成胶期货价格的走势情况(单位:元/吨)。
原油市场涨势或将放缓
尽管1月份国际油价出现了大幅上涨,但这一涨幅已经充分反映了供应端和需求端的预期变化。进入2月份,随着北半球原油需求旺季逐渐接近尾声,炼厂开工率预计将有所下滑,消费后劲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库存累积压力逐渐增大。同时,全球原油供应预期增强,OPEC+产油国产能扩增以及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将为油市带来额外的供应增量。此外,中东巴以冲突的暂时停火以及美俄之间的对话进展,也可能导致地缘因素带来的溢价优势逐渐消退。因此,预计春节假期后,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可能呈现震荡偏弱的走势。
作为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丁二烯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乙烯裂解副产C4抽提法和C4烷烃或烯烃脱氧法,其中乙烯裂解副产C4抽提法占据全球丁二烯总生产能力的绝大部分。由于乙烯价格受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显著,因此一旦原油期货价格从高位回落,将对合成橡胶期价构成不利影响。
丁二烯供应压力渐增
据统计,2024年中国丁二烯总产能达到669.7万吨,较2023年增长15.1万吨,增速为2.31%。预计2025年中国丁二烯产能将进一步增加100万至120万吨,达到770万至790万吨的水平。目前,国内丁二烯行业产能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为浙江石化、中海壳牌和镇海炼化,它们的产能占比分别为11.36%、5.68%和5.28%。随着后续产能的不断释放,国内丁二烯货源偏紧的局面有望得到缓解。从进口情况来看,2024年中国丁二烯进口量合计达到43.08万吨,同比增速由降转增,略微增长0.31%。其中,11月份进口量达到6.98万吨,环比增长29.32%,同比增长198.11%,创下自2020年7月以来的单月进口量新高。这表明未来国内外丁二烯供应压力将逐渐加大。
在原料供应充裕的背景下,未来合成橡胶产能有望持续增长。
轮胎行业维持高景气
汽车工业是合成橡胶的主要消费领域之一,尤其是轮胎制造方面的需求十分旺盛。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对高性能轮胎的需求大幅提升,进而推动了合成橡胶消费量的增长。数据显示,受益于“两新”政策的实施,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预计2025年“两新”政策将更早实施并持续全年,中国汽车总销量有望达到3290万辆,同比增长4.7%;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汽车出口量将达到620万辆,同比增长5.8%。

图示展示了国内全钢胎开工率的周度走势情况。
得益于车市消费的旺盛需求,国内轮胎行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24年我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9.2%至11.87亿条。同时,中国轮胎出口量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出口量达到932万吨,同比增长5.2%;出口金额为1645亿元,同比增长5.6%。总体来看,国内汽车和轮胎行业保持较高的景气度,这将有助于提振合成橡胶的需求预期。

图示展示了国内重卡销量及其增速情况(单位:辆,%)。

图示展示了我国天胶及合成胶进口量的走势情况(单位:万吨)。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消化此前的利多因素,未来油价面临涨势衰竭和高位回调的风险,这将对合成橡胶市场构成不利影响。在国内丁二烯产能扩增以及进口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未来合成橡胶供应压力将逐渐增大。然而,目前国内车市和轮胎行业景气度较高,对合成橡胶的需求预期保持乐观。因此,预计后市合成橡胶期货市场的供需关系将趋于宽松,期价续涨空间可能受到限制。
(作者单位:宝城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