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对2025年苯乙烯市场进行了深入展望,分析了纯苯供需格局、苯乙烯产能变化以及进出口格局的拐点,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24年,苯乙烯市场表现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整体维持高位运行。随着新的一年到来,我们不禁要问,2025年苯乙烯的供需格局及纯苯端驱动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将深入分析苯乙烯相关指标,并对未来市场进行展望。

  纯苯去库偏慢,供需格局仍偏紧

  在苯乙烯市场中,原料端纯苯作为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其影响不容忽视。回顾2024年,纯苯产能增速放缓至5.2%,达到2530万吨/年的水平。展望2025年,纯苯计划新增产能预计将超过240万吨,其中多数为乙烯裂解副产。尽管新增产能可观,但纯苯下游待投装置众多,假定下游正常投产,对纯苯的消耗量将达到475万吨,需求增量依然高于纯苯的新增投产,国内供需格局仍将偏紧。

  2024年,纯苯供需持续紧张,港口库存基本维持在10万吨以内,甚至在6月下旬一度降至2万吨以下。为了弥补国内纯苯供不应求的局面,进口增量成为重要补充。然而,进口节奏上半年少于下半年,主要受美韩套利窗口打开影响,导致韩国流向美国的货量增多,内外盘倒挂下进口成本偏高。此外,二季度韩国芳烃装置检修也减少了其对外出口量。尽管如此,下半年随着美国调油支撑证伪,美韩套利窗口关闭,人民币汇率回落,韩国在芳烃装置提负后纯苯大量流入国内,全年进口量超过430万吨,创下进口纪录新高。展望2025年,预计国内纯苯供需格局仍偏紧,但由于下游行业广泛且存在壁垒,纯苯价格的推升难以导致下游形成集中负反馈。然而,高进口冲击下实际供需矛盾有限,纯苯当前去库偏慢,需关注后续韩国出口中国水平。

  苯乙烯产能难以直接兑现,利润承压

  2024年,苯乙烯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在纯苯端,年内出现BZ-SM倒挂情况。苯乙烯受制于供应过剩及上游原料纯苯利润挤占的双重作用,行业承压明显,产能利用率逐年下移,3月更是跌破60%,创下近5年新低。从库存表现看,低产能利用率实际上匹配了下游需求表现,苯乙烯港口库存下半年多数时间维持在5万吨左右,12月中旬更是降至3万吨以下。在持续低库存下,叠加上游大厂检修,纯苯供需边际转好下迎来估值修复,苯乙烯生产利润也修复至盈亏线上方。然而,中期来看,由于苯乙烯产能弹性空间大,伴随检修回归预计利润仍有再度压缩的预期。

  展望2025年,苯乙烯待投产产能达到240万吨。但鉴于行业压力及利润担忧,预计投产仍存折扣。按60%新增估算,届时产能将突破2300万吨,产能增速环比扩大至6.7%。然而,苯乙烯面临上游利润挤占、下游高价抵触的双重压力。从近年规律看,苯乙烯多通过“内卷”实现行业供需的大致平衡。预计2025年苯乙烯利润较2024年四季度将有所下滑,全年开工重心也有同比下降的预期。

  进出口格局迎来拐点,出口机会显现

  近年来,苯乙烯净进口量呈逐年回落走势,由2019年的320万吨降至2024年1—10月的6.6万吨。展望2025年,我国苯乙烯出口格局将逐步由净进口转向净出口。一方面,我国苯乙烯仍处于产能扩张周期,产能进一步增长下对海外货源依赖度降低,国内产能弹性较大下具备出口基础。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回落也将带来出口窗口打开的机会。

  下游方面,根据装置投产计划,2025年PS、EPS、ABS等苯乙烯下游产品均有大量待投产能。若悉数落地,则产能增速分别将达到24.2%、6.9%和25.5%。主体需求3S产能折算苯乙烯需求量在2300万吨左右。然而,由于3S近年来产能投放增速过快,行业饱和下利润普遍走低。其中ABS矛盾尤为明显,利润水平从2021年的6000元/吨降至2024年低点的-1200元/吨。PS、EPS也均呈现利润下滑趋势。从开工和库存看,2024年3S产能利用率相较2020—2022年重心有不同程度下移,库存也处于偏高水平。

  从终端视角看,2024年三大白电国产量及出口累计同比均呈正增长,其中家电出口增速维持在15%以上。展望2025年,终端市场主要关注两方面因素:一是以旧换新、刺激消费政策的力度及延续性;二是出口能否延续。虽然家电整体市场仍维持增长态势,但远不及供应能力的提升速度,因此需求很难带动ABS、PS等产品市场的行情运行。预计2025年在终端市场稳中向好的背景下,对3S产品市场不会形成明显负面拖累。

  总体来看,苯乙烯上下游均具备匹配供需的产量弹性。从驱动因素来看,需要把握节奏性行情。2025年,纯苯将成为中期主要驱动因素。由于纯苯下游难以形成集中负反馈,价格仍有向上弹性。然而,原油价格及高进口将对纯苯的估值造成影响。策略上,建议关注纯苯端投产节奏错配的机会,苯乙烯运行重心预计在7000~9000元/吨之间。(作者单位:广发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苯乙烯市场趋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