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分析了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市场对关税政策的担忧导致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情况。具体探讨了铜、铅、碳酸锂等基本面的变化,以及短期和中期价格走势的预测。

随着特朗普政府上台,市场对关税政策的担忧导致有色金属价格产生波动。总体而言,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对有色金属消费构成利好,但关税壁垒可能阻碍全球产业链流通,加剧原材料供给压力。具体品种方面,铜对宏观政策敏感,短期内受关税政策影响显著,而铅和碳酸锂则相对稳定,受宏观政策影响有限。

铜市场基本面显示偏弱态势。海外矿山运行平稳,未出现供应扰动;受春节假期影响,废铜物流受阻,企业停产。国内冶炼厂检修计划导致精炼铜产量减少,但冶炼厂生产意愿较强。全球交易所铜库存仍处于高位,上期所铜库存因需求淡季开始累积。需求端,空调行业产能利用率较高,销量亮眼,但线缆和汽车行业需求趋弱。

铅市场基本面与铜相似,矿石供应偏紧,但原生铅冶炼厂已完成冬储,影响较小。废电瓶流转受阻,回收商停止收货。原生铅冶炼厂维持日常生产,再生铅冶炼厂计划检修停产,但影响有限。冶炼厂成品库存累积,整体变动较小。需求端,铅蓄电池企业生产意愿较强,但春节假期临近,部分企业计划提前放假,开工率下滑。

碳酸锂市场基本面偏强。原料端,锂辉石和锂云母矿山前期亏损减产导致矿石供应偏紧,价格持续上涨。盐湖处于生产淡季,开工率下滑,回收料面临报废量偏低、价格偏高的限制。锂盐方面,受春节假期和原料价格走强影响,盐厂减产停产情况增加,碳酸锂供应量下滑。需求端,储能及新能源汽车产销进入淡季,叠加春节假期影响,下游开工率下滑。然而,海外动力及储能电池需求强劲,国内正极厂开工水平优于往年同期。

综合来看,短期宏观因素对铜价的主要影响将从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关税政策,海外宏观因素对铜价的短期影响有望增大,但中长期无实质性方向干预。基本面上,矿石供应偏紧对加工费影响减弱,废铜货物流转减慢,交易所库存结构有变化但压力不大。需求端,空调行业产销积极,线缆和汽车行业需求较弱。因此,短期铜价大概率震荡运行。

中期来看,特朗普上任后带来的远期通胀预期将持续发酵,货币宽松周期的实际降息力度存在不确定性。美元指数将对通胀预期进行定价,长期向上修复之路已开启,铜的金融属性增强。基本面上,矿石供应偏紧格局延续,但阳极铜供应补充有望缓解冶炼厂原料紧缺程度。海外冶炼厂新产能投放带来竞争效应,国内冶炼厂大规模检修可能性较低。需求端,废铜杆供应回升将分流精铜消费;空调行业维持高景气度,但库存压力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产销积极势头。整体来看,中期铜价将承压下行。

铅价短期受宏观因素影响有限。基本面方面,冶炼厂原料库存水平高位,铅锭供应宽松。需求端,部分规模电池企业预计春节期间提前开工并满产运行,整体向好。当前需求端利好因素已被市场计价,预计短期铅价震荡运行。

中期来看,宏观层面美国“新政”落地时间及效果、美联储降息进程等因素可能扰动市场情绪,造成铅价波动,但总体影响有限。基本面方面,原料供应增加将推动铅增产,利润空间收窄将限制铅价下行空间。需求端,电动自行车及汽车两大终端需求有增量,但锂离子电池渗透率提高及出口格局变化可能导致实际需求增量不及预期。综上所述,国内铅锭整体供需格局改善,再生铅为主的供应增量将压制铅价上行空间,而需求及成本端或为铅价带来底部支撑,预计中期铅价波动幅度收窄,整体运行区间下移。

碳酸锂方面,基本面仍将主导价格。短期来看,矿石供应恢复有限,矿端挺价情绪存在,盐湖季节性减产难以恢复,回收端废料供应不足,利润持续倒挂,供应端对锂价支撑仍存。需求方面,尽管市场对正极厂开工率存疑,但抢出口窗口期预计正极厂排产维持高位。整体来看,短期碳酸锂价格可能进一步上涨。

中期来看,全球低成本锂辉石矿山及盐湖产能集中释放,预计带来近30万吨LCE产能。随着碳酸锂平均生产成本下移,回收提锂及非一体化云母提锂利润空间受限,预计维持减产趋势。碳酸锂供应端将加快产能置换,生产成本不断下移。考虑到部分一体化云母提锂成本和锂辉石提锂相当,云母提锂仍将保持一定供应量。因此,今年碳酸锂整体供应将有较大增量。需求方面,终端需求增速可能放缓,正极材料及锂盐厂处于产能扩张阶段,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正极环节低价竞争对成本的压缩效应将向上传导,导致碳酸锂价格承压运行。综合来看,原料端“量增价减”,碳酸锂呈现供应增加、成本下移的趋势。下游终端汽车、储能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处于产能过剩引发的低价竞争阶段,下游利润空间持续压缩将传导至碳酸锂价格,导致锂价承压运行。考虑到锂盐整体成本呈下降趋势,预计中期锂价运行区间有所下移。

期货市场波动

(作者单位:国元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