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异常上涨后迅速回落,国家出手稳猪价
AI导读:
7月6日,生猪主力合约大幅下跌4.71%,标志着生猪价格在经历近两周的异常上涨后迅速回落。国家发展改革委两天内三次采取措施稳定猪价,专家指出过度压栏和炒作是导致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市场上存在资本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国家将加强监管,保障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7月6日,生猪主力合约(LH2209)再度走低,大幅下跌4.71%,最终收盘于22215元/吨(即22元/公斤)。这一趋势标志着生猪价格在经历近两周的“异常飙升”后,迅速回归理性。
在此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频繁出手,两天内三次采取措施稳定猪价,成为影响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多位行业专家指出,过度压栏和炒作行为是导致此次生猪价格在淡季异常上涨的重要原因。从当前供需基本面来看,生猪价格上涨空间有限,甚至可能出现价格回调。
近期,市场上有谣言称中国将向俄罗斯出口100万吨猪肉,对此有专家表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不排除存在资本炒作的可能。从3月中旬到6月中上旬,生猪价格一直处于温和反弹状态,然而6月下旬却突然出现盲目压栏惜售现象,导致价格暴涨。这一现象背后是否存在资本囤积居奇、散布谣言、捏造涨价信息等行为,值得深入关注和调查。
生猪价格两周飙涨40%,国家迅速出手干预
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大宗商品市场研究室主任刘志成介绍,6月下旬以来,生猪市场出现异常波动,价格连续大幅跳涨。7月5日,生猪出栏平均价格上涨至每公斤24元左右,短短两周内上涨超过40%,比3月中旬的价格低点上涨超过90%。这一涨幅极为不正常,国家高度重视生猪稳价工作,迅速出手进行调控。
刘志成进一步分析指出,自2015年以来,以两周为时间跨度计算生猪出栏价格涨幅,历史上两周最大涨幅为32.2%,两周涨幅超过20%的情况只出现过4次,且均发生在猪肉需求的旺季。然而,在最近两周内,市场仍处于消费淡季,供求基本面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生猪出栏价上涨超过40%的情况近几年没有出现过,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因此,国家不得不立即出手,分析原因,引导市场预期,防范资本炒作。
7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行业协会、部分养殖企业及屠宰企业召开生猪市场保供稳价专题会议。7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又连续发布两则消息,聚焦生猪市场。一是针对近期生猪市场出现的盲目压栏惜售等非理性行为,研究启动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地方适时联动投放储备,形成调控合力,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二是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召开座谈会,研究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等工作。
三大因素导致猪价超预期上涨,资本炒作或成推手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周琳表示,这波猪价上涨原因主要包括养殖场(户)看好行情,短期压栏并增加二次育肥,以及产能回调、消费回暖、强降雨影响调运和进口减少等因素。刘志成也持相同观点,认为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是近期生猪价格超预期上涨的主要原因,同时不排除有资本借机炒作。
涌益咨询总经理郑丽丽则表示,最近猪价上涨的核心因素之一是去年下半年的母猪去产能,导致今年肥猪出栏减少。同时,饲料原料成本抬升也推动了市场价格的上涨。她指出,养殖场(户)短期内压栏情况较多,背后可能受到市场传闻或资本炒作的影响。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表示,将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紧密合作,会同有关方面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现货期货市场联动监管,及时排查异常交易,强化穿透式监管,依法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以及资本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猪价回落,压栏惜售者或将面临损失
郑丽丽指出,当前猪价回落1元/公斤,主要是前期压栏大猪在陆续出栏所致。她预计,由于后续大猪出栏量增加,7月猪价可能继续回调。周琳也表示,今年1月至5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持续处于绿色合理区域,预示着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一季度猪肉市场供应有保障。
刘志成进一步分析指出,在猪价上行阶段,养殖场(户)压栏惜售只会影响短期内猪肉上市情况,导致生猪出栏体重增加、猪肉滞后上市,造成“猪不增肉增”的局面。后期猪肉上市量将相对增加,对猪价起到一定的“削峰”作用。从期货市场的走势来看,6月中旬及以前,7月合约价格均低于9月和11月合约价格,说明市场预期未来猪肉价格将缓慢上涨。然而,6月下旬以来,7月合约价格大幅上涨,目前走势出现了倒挂现象。这也说明市场认为这种短期的大幅上涨是不可持续的,未来猪肉的供求关系还是总体平衡。
刘志成强调,目前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特别是5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出现回升,总量达到4190多万头,高于农业农村部确定的4100万头的调控目标。这意味着未来市场的供应量将会有所回升,因此市场上并不缺猪。他预计,近两周的涨幅已经将未来半年的涨幅全部提前透支,因此后市上涨空间不足,需求很难支撑目前的价格。特别是等到8-9月份最近压栏和二次育肥的生猪集中出栏时,价格可能快速下行,反而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