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计划实施多项矿产资源出口禁令,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或受影响
AI导读:
印尼计划对钴、煤炭、铜等12种矿产资源及16种非矿产商品实施新的出口禁令,旨在推动国内产业下游发展。此举预计将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铜精矿供应和全球精炼铜供需结构。
在第九届亚太不锈钢产业大会上,印尼镍矿商协会(APNI)总秘书Meidy Katrin于11月5日透露了一项重大政策动向:印尼计划效仿之前的镍矿出口禁令,对钴、煤炭、铜、铝土矿、硅等12种矿产资源以及16种非矿产商品实施新的出口禁令。此举旨在推动印尼国内各产业下游的发展,并预计此举将吸引高达6180亿美元的投资。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将对全球相关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大宗商品市场的具体反应来看,方正中期高级研究员魏朝明认为,该消息在短期内可能会对相关品种的市场情绪造成扰动。然而,从中长期来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展当地产业的相似意愿,因此对相关大宗商品的供需及价格影响需要谨慎看待。
数据显示,印尼在矿产资源方面拥有显著优势。其煤炭储量位居全球第十,动力煤出口量更是常年位居全球第一。此外,印尼还拥有丰富的石油、铜矿、金矿和镍矿等资源。其中,镍矿储量更是位居全球第一,占比高达52%。
近年来,为了促进资源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和产业链延伸,多个矿产资源国已经开始对矿石出口实施限制,旨在改变过去单一的矿石开采盈利模式。印尼此次的出口禁令也是这一趋势的延续。
据国元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范芮介绍,铜精矿在全球的分布相对分散,智利、秘鲁、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印尼等国家均为主要供应来源。然而,尽管印尼拥有大型铜矿山如Grasberg,但由于世界级铜矿山数量有限,因此其铜精矿开采量尚不能与智利、秘鲁等老牌矿山国家相提并论。范芮指出,该消息对全球铜精矿的供应结构影响相对有限,但可能有利于在加工费谈判中帮矿山占据有利地位。
数据显示,2023年印尼精炼铜产量为22.8万吨,消费量为19.5万吨,可出口精铜数量较2022年明显减少。从国内方面来看,2023年进口印尼精铜1.26万吨,2024年1-9月累计进口印尼精铜2万吨,占比仅0.8%左右。海通期货有色研究员王云飞表示,总体来看,印尼对精铜的出口限制政策对铜价影响预计有限。
范芮进一步解释称,尽管从矿业周期的角度来看,铜精矿的供应面临产量下滑和供应偏紧的局面,但落脚到铜价上,最直接的因果关系依然来自全球精炼铜的供需结构。因此,即使印尼颁布出口禁令禁止铜精矿出口,也不会对全球铜精矿产量造成实质性影响,也不太容易对冶炼厂的生产带来持续性影响。短期内铜价可能会短暂反映铜精矿供应的忧虑情绪,但从更长的周期来看,对铜市的影响有限。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未做改动)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