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两大信号显现:期货拉升与风险偏好提升
AI导读:
市场早盘出现两大信号:期货市场主力合约集体拉升,显示市场对经济有积极预期;同时,两市融资余额增加,意味着风险偏好有所提升。此外,商品期货走强、债券市场交易经济走强等迹象也进一步印证了经济的复苏态势。
市场近期出现了一些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的变化!
今日早盘,市场释放两大重要信号:
一方面,期货市场的主力合约普遍呈现上涨趋势。特别是内盘期货的主力合约集运欧线,一度上涨超过3.65%,该合约自9月份以来已实现翻倍增长。与此同时,氧化铝、烧碱的涨幅超过2%,沪镍、沪金、沪铝、铁矿的涨幅也均超过1%,燃油、液化石油气(LPG)以及铁矿一度涨超1%。这一系列表现均表明,市场对未来经济持有积极的预期。
另一方面,截至11月19日,上交所的融资余额已达到9436.41亿元,相比前一交易日增加了17.1亿元;深交所的融资余额也报8785.4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了12.38亿元;两市合计的融资余额为18221.9亿元,相比前一交易日增加了29.48亿元。这一数据反映出市场的风险偏好正在逐步提升。
期货市场强劲上扬
今日早盘,期货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除了集运欧线期货的主力合约涨幅显著外,氧化铝、烧碱、胶合板等品种的涨幅也均超过2%,而沪镍、沪金、沪铝、铁矿等期货品种也均实现了超过1%的涨幅。这些迹象均预示着商品期货市场的走强,对宏观经济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3%,其中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分别达到了8.4%和8.1%。此外,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也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些数据进一步印证了经济的复苏态势。
与此同时,债券市场也在反映经济的走强趋势。尽管11月20日国债期货多数下跌,但整体跌幅有限。此外,经济的修复还体现在资产负债的改善上。财政部公布的10月财政收支数据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加5.5%,税收收入为年内首次转正,支出端则侧重基层“三保”领域。
风险偏好明显提升
近期,市场的风险偏好在经历连续下降后出现了明显修复。融资余额的增加以及市场结构的改善均表明,投资者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特别是代表中小盘的宽基中证1000和国证2000的表现明显好于沪深300和中证A500,涨停个股数量也显著增加,热点板块不断涌现。
此外,外围市场的变化也对A股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近期美元指数的上涨动能有所衰减,美国国债收益率也明显下行,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担忧情绪。
展望未来,市场仍面临一些变数,如成交量的维持、个股多头格局的扭转、融资余额上行空间以及外围地缘因素等。然而,从积极的角度来看,12月依然值得期待。随着各类重磅会议的召开,市场有望诞生更多积极预期,从而助推股市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