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商所“产业基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郑商所通过“产业基地”项目,不断优化服务路径,开展多元化建设活动,实现期货公司与企业的协同发展,共同服务产业链,推动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刘威魁)12月7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的“第19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在深圳盛大启幕。在永安期货精心承办的“期货+”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商所)的相关负责人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产业基地”作为郑商所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举措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回顾“产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该负责人将其总结为守服务实体初心、兴多元建设路径、汇众力实现共赢三大特点。自2010年启动“点基地”建设以来,郑商所始终致力于树立现货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成功案例。随着交易所品种的不断丰富和板块效应的日益显著,“点基地”得以优化升级为“产业基地”项目,十四年间,尽管服务路径持续探索与优化,但始终坚守服务产业链企业、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初心。
在兴多元建设路径方面,郑商所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建设活动,为“产业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例如,鼓励开展“产业手牵手”一对一交流活动,引导企业加入期货市场“宣传队”,总结并分享“期货故事”,以及积极参与“稳企安农护航实体”主题活动。在今年的“产业基地”建设中,取得了诸多亮眼成果。川农化肥(四川供销系统企业)通过大力开展“产业手牵手”活动,成功走进10余家尿素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培训服务,带动多家企业参与尿素期货交易。同时,中国中纺在产业链中积极推广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新型业务模式,其上下游产业客户通过基差贸易间接参与期货套保的比例高达90%以上,成功服务了新疆地区60多家轧花厂,有力推动了产业的健康、协同发展。此外,郑商所还多次组织跨产业链“产业基地”交流活动,同舟棉业、川农化肥、泛糖科技、浦发银行等跨行业“产业基地”相互分享参与期货市场、服务产业链的经验心得,共同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在汇众力实现共赢方面,郑商所“产业基地”机制的一大亮点是将期货公司纳入共建方,促进企业与期货公司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与交易所共同为产业链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共赢。通过参与“产业基地”建设,期货公司不仅获得了更多客户资源、提升了市场曝光度,还通过“产业手牵手”活动深度接触企业、了解企业诉求,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期货公司深入现货生产、贸易、流通环节,有利于探索期现结合服务新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
(图片及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