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期货跌至历史新低,行业期待结构优化
AI导读:
今年以来,广期所工业硅期货持续下跌,本周创下8690元/吨的历史新低。分析师指出,行业正面临产能出清与供需博弈,期待在市场机制与政策推动下实现从“过剩博弈”到“结构优化”。当前价格已跌破多数硅厂现金成本,行业处于深度调整与格局重塑阶段。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费天元)今年以来,广期所工业硅期货持续下跌,本周已创下8690元/吨的历史新低。中信期货有色与新材料组资深研究员郑非凡指出,工业硅行业正深陷周期底部,面临产能出清与供需博弈的双重挑战。展望未来,行业有望在市场机制与政策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实现从“过剩博弈”到“结构优化”的跨越。
郑非凡强调,判断工业硅行业拐点需关注三大要素:首先,成本压力下的产能出清。长期低于现金成本的市场价格将迫使工业硅企业大规模减产或停产,尤其是高成本产能的退出,往往预示着行业底部的临近;其次,政策引导加速出清进程。过去十年,工业硅价格的多次反转均与政策紧密相关,未来产能限制、能耗管控或环保约束等政策出台,将进一步加速落后产能退出,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再者,需求的实质性复苏。尽管供给端可能因成本和政策因素而收缩,但下游需求的疲软仍可能制约价格反弹的持续性。
郑非凡认为,当前工业硅行业正处于成本倒逼与政策预期的博弈阶段,价格已跌破多数硅厂现金成本,接近部分大厂成本线,需密切关注企业生产调整。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与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
展望未来,推动工业硅行业从“过剩博弈”迈向“结构优化”,需市场机制的动态调节与政策层面的系统引导。期货市场应持续发挥资源配置、价格引导及国家战略服务功能,为产业企业提供高效风险对冲工具。通过科学产能规划、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及强化金融工具服务,助力工业硅行业从“周期底部”跃升至“结构升级”,为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及绿色低碳目标提供坚实材料支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