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春节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开工,多晶硅作为上游原材料市场成交量增多,价格上涨。多晶硅价格上涨与企业推进行业生产自律有关,各环节价格均有上涨。同时,光伏行业需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强技术研发。

2月13日,上海有色网(SMM)报告显示,春节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开工,多晶硅作为上游原材料,市场成交量增多,价格上涨。多晶硅价格上涨与企业推进行业生产自律有关,通过控制产能调节市场供需,稳定价格。

据SMM报告,春节后部分头部企业出货价格上涨,混包料逼近42元/千克,小厂下游拿货价格达到43元/千克,较节前上调1元/千克。主流大厂成交价格在42-43元/千克之间。大厂撑市态度明确,后续需求及多晶硅低开工支撑市场信心。同时,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文件发布预计增加企业上半年需求。

共识性涨价仍需时间

SMM认为,多晶硅价格上涨原因包括大厂撑市、后续需求增加、库存偏低等。硅业分会周评显示,仅少量企业订单提价成交,共识性涨价需时间。

协鑫科技2024年第四季度颗粒硅现金成本已降低至28.17元/千克,降幅15%。得益于技术工艺完善、设备优化和生产成本降低。各环节价格均有上涨,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价格基本稳定或上涨。

硅业分会称,硅片价格持稳,产量预计44GW,库存调整正常。电池片M10单晶TOPCon成交价0.29元/W,182mmTOPCon组件价格涨至0.7元/W。国内组件市场长期低迷后价格起色,抢装现象出现。

欧洲太阳能组件价格数月来首次上涨,未来几周可能攀升。光伏行业产能利用率和库存接近总体需求,需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强技术研发。隆基绿能将在2025年更积极投入新技术开发,满足全球需求。

2月11日,欧洲光伏产品分销商Energy3000SolarGmbH与隆基绿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高价值BC二代产品在欧洲市场应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