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晶硅期货于12月26日正式上市交易,首日全线大涨。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链的关键原材料,其期货上市为市场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定价参考,助力新能源金属品种板块进一步扩容。

工业碳酸锂之后,广州期货交易所(广期所)迎来新成员——多晶硅期货,于12月26日正式上市交易。首批共推出7个合约,挂牌基准价为38,600元/吨。上市首日,多晶硅期货全线大涨,开盘即触及14%涨停板,后有所回落,主力合约2506收盘上涨7.69%。

值得注意的是,24日通威、大全等多晶硅行业龙头企业同时宣布减产,为多晶硅期货市场提供了支撑。上市首日,基准交割品N型料的现货报价为41000元/吨。尽管今年以来多晶硅库存持续攀升,价格单边下行,但多晶硅期货的上市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链的关键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光伏与半导体芯片领域。近年来,受益于光伏装机量的提升,我国多晶硅需求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消费和进口国。多晶硅期货的上市,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也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权威的定价参考。

上市首日,多晶硅期货市场运行有序,成交量达到33.13万手,持仓量3.97万手,成交额高达416.35亿元。国投期货表示,从基本面来看,光伏行业“反内卷”定调,多晶硅正在走出下行周期,短期或依靠减产提质量及保成本。预计1月产量将继续小幅下降,着力降库存。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林如海强调,多晶硅被誉为光伏产业的“基石”,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作用举足轻重。多晶硅期货的上市,将进一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促进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推动企业提升竞争优势,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对于整个产业而言,多晶硅期货的上市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及衍生品工具锁定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期货市场形成的成交价格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超前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以利用期货给予的远期价格信号,合理规划产能布局,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

此外,多晶硅期货的上市还将有效推动产融结合,助力我国西部地区光伏产业集群发展。市场人士认为,多晶硅期货和期权的推出是广期所新能源金属特色品种板块的进一步扩容,对期货市场更好服务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大全能源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晶硅期货上市为现货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和采购渠道,有助于企业提前锁定销量和销售价格,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锁定成本和货源的渠道。中信期货有色商品事业部总经理李易骏认为,多晶硅期货与工业硅期货及期权将形成协同效应,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风险管理工具。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图片链接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