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期货延续强劲走势
AI导读:
1月20日,碳酸锂期货守住80000元/吨关口,近期价格受基本面阶段性供弱需强影响持续上涨。供应端产量减少,锂辉石产量下降,同时需求端强劲,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推动碳酸锂需求增加。尽管存在库存小幅下降和现货市场边际走强等利多因素,但投资者应理性看待价格走势。
1月20日,碳酸锂期货市场继续展现强劲势头,稳稳守住80000元/吨的关键价位。尽管LC2505合约在开盘时短暂跌破80000元/吨,但迅速反弹,最高触及81680元/吨,刷新了近期价格新高。至收盘时,主力LC2505合约以80720元/吨收盘,微涨0.02%。
近期碳酸锂期货价格之所以能够在80000元/吨以上高位运行,国投期货分析师吴江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基本面上的阶段性供应短缺与需求旺盛。供应端方面,碳酸锂产量持续下滑,据SMM数据显示,截至1月17日的一周内,碳酸锂周产量已减少至1.43万吨,较2024年12月19日当周下降了12%,其中辉石提锂产量从9000吨/周的高水平下降至7700吨/周。
长安期货分析师王楚豪进一步解释了锂辉石产量减少的原因,指出2024年第三季度锂价下跌导致海外锂矿企业加大减产力度,部分矿企甚至出售资产以回笼资金,这直接导致了未来两年锂矿供应量的下降,短期内锂行业的基本面已经有所改善。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张维鑫补充说,随着春节的临近,国内锂盐厂计划进行检修停产,预计产量将继续减少,同时考虑到低价亏损、外矿挺价倒挂、环保因素等扰动,市场预计节后供给回升将较为缓慢。
此外,供应端还存在一些利多因素,虽然暂时无法完全证实。宏观层面,尼日利亚和莫桑比克的矿区动乱影响了碳酸锂价格,市场担忧这些事件将阻碍非洲锂精矿的发运。同时,特朗普的新能源政策也可能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另外,澳大利亚锂矿持续挺价,矿价维持高位,数据显示,上周SQM锂矿中标价格达到921美元/吨,这对冶炼加工盈利构成了挑战。
在需求端方面,同样表现出强劲的现实及预期支撑。下游正极材料企业开工率保持高位,未出现明显的减产现象。同时,电池厂的排产情况也较为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主流正极企业排产同比增加54%,环比下降7.8%;预计2月磷酸铁锂主流企业排产同比增加74%,环比下降17%。尽管环比数据有所走弱,但同比增速依然可观。正极厂节前补库需求旺盛,现货成交逐渐活跃。
从终端市场来看,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月1日至12日,国内乘用车零售市场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下滑,但新能源汽车零售市场却保持了同比增长8%的态势,渗透率高达38.6%。这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强劲,对碳酸锂等原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张维鑫认为,尽管今年一季度终端需求或有回落,但如果预期乐观,中下游可能会继续补库备货,碳酸锂需求可能不会显著下降。长期来看,2025年汽车市场“两新”政策加力扩容,车企或延续价格战,这将支撑需求预期。
此外,碳酸锂库存也呈现出小幅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截至1月17日当周,碳酸锂周度库存为10.82万吨,环比减少443吨。值得注意的是,碳酸锂周度库存数据在2024年12月初降至10.8万吨后,基本结束了下行趋势,但预期的累库却迟迟未至。从仓单库存来看,2025年1月份以来,碳酸锂仓单数量已从5.44万吨的高位降至5.13万吨。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当前需求强劲、现货供应收紧的情况。
在现货市场方面,2025年1月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与工业级碳酸锂的价差也开始收窄。据SMM数据,当前价差已从3250元/吨收窄至3150元/吨,此前连续两个月维持不变。创元期货分析师余烁表示,这一现象进一步表明现货市场边际走强。
展望后市,余烁认为,当前碳酸锂价格上涨主要受宏观情绪以及中下游补库推动,虽然价格中枢上移,但处于合理估值区间,预计节前保持偏强震荡,但上涨空间有限。王楚豪也认为,当前碳酸锂价格已经到了压力位,如果没有实际性的利多因素支撑,碳酸锂期货价格可能会呈现震荡下跌态势。
张维鑫提醒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当前碳酸锂价格的走强。他指出,一方面,价格上涨可能会让供给出现变化。如果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多数生产企业可以正常运转甚至有盈利,供给量会快速恢复,供需平衡将迅速转向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当前市场对整体供需失衡的预期不变,当价格重回高点时,碳酸锂生产企业也会参与套期保值业务以锁定远期销售价格,这也将使得价格对供给的调整暂时失效,供大于求的情况可能持续更长时间,从而促使碳酸锂价格回落。因此,即使当前碳酸锂价格走强,但涨势预计难以持续。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图片及部分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