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以来,受全球贸易战和生物燃料政策影响,豆油期货市场波动加剧,整体弱势运行。清明节后,油脂板块整体下行,但近期迎来阶段性反弹。贸易战导致能源需求担忧,植物油价格走低。两份关键供需报告对市场影响有限。国内豆油市场维持供强需弱格局,短期缺乏上行动能。

4月以来,受全球贸易战以及生物燃料政策影响,国内豆油期货市场波动显著加剧,整体运行态势偏弱。清明节后,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宏观系统性风险拖累以及原油价格迅速走低带动生物燃料需求受挫等多重因素影响,油脂板块整体呈现下行趋势。随着全球贸易战不断升级,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边际影响减弱,豆油期货在短期大幅下跌后,近期出现了阶段性反弹。

贸易战导致能源需求担忧加剧,进而使得植物油价格集体走低。4月初,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中国随即宣布对美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其中涵盖大豆。这一举措导致国内豆系商品价格走势分化,豆油表现尤为疲软。

从大豆供应端来看,本轮中美关税博弈影响了供应预期,并推升了巴西大豆价格。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导致从美进口大豆数量下降,总体供应收缩;同时,中国将更依赖南美大豆,巴西大豆价格上涨,使得中国豆系商品进口成本预计总体上涨。

从需求角度来看,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及中国的反制措施加剧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能源需求下降的担忧,导致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原油价格下跌直接影响了生物燃料的利润及需求,生物燃料作为植物油的重要需求增长点之一,其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导致产量减少,对植物油的需求也随之下降。豆油作为植物油的一种,其价格同样受到拖累。

4月发布的两份关键供需报告对市场影响有限。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维持了2024/2025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期不变,压榨需求超预期、出口需求保持强劲。而MPOB报告则显示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增加,出口量小幅增加,库存环比增加,对油脂市场扰动有限。

国内豆油市场维持供强需弱格局。供应端方面,4月初前期买船逐步到港,油厂压榨预期上升。然而,一季度国内大豆压榨利润较差,导致油厂买船积极性不高。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3月中国进口大豆环比下降、同比下降。随着南美大豆收割结束并集中上市,国内二季度进口大豆预计大量到港。而需求端方面,豆油消费端无增量,需求表现平淡,限制了豆油现货涨幅。

短期内,豆油期货市场缺乏上行动能。受到全球贸易战升级、国内进口大豆数量下降、需求平淡等因素影响,豆油期货市场出现明显波动。虽然美国的关税政策支撑豆油的长期成本,但短期能源需求回落、生物柴油利润低迷、国内二季度进口大豆供应充足、豆油供应预期偏宽松和需求平淡等因素限制了豆油价格涨幅。展望后市,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作者单位:国元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