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棕榈油期价受多重利空因素影响持续走低,主力合约触及近7个月新低。东南亚主产区进入增产周期,预计后市供应增加。印尼B40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棕榈油需求提振力度减弱,价格进入下行周期。

  “五一”假期过后,受基本面、政策面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棕榈油期价持续走低,主力合约2509更是触及近7个月以来新低。棕榈油作为重要的油脂品种,其价格波动备受市场关注。

  棕榈油主产区东南亚存在明显的旱雨季之分。每年3—10月为旱季,适宜生产作业,为棕榈油的增产周期;而11月至次年2月为雨季,田间作业受阻,为棕榈油的减产周期。当前正处于旱季,棕榈油产量有望迎来增长。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发布的3月月报显示,3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增长17%,同比持平。据SPPOMA高频数据预测,4月产量有望环比再增17%,同比提升8%。从数据趋势来看,棕榈油大概率已进入季节性增长周期,后市供应将逐步增加。

  去年印尼实施B40政策后,棕榈油价格攀升至10000元/吨关口,涨幅达40%,豆油和棕榈油价差严重倒挂。尽管此后价格回调,但高价位与价差仍显著抑制棕榈油需求。2024年,印度、中国和欧盟27国的棕榈油进口量分别同比下降11.6%、29.2%和16.2%。预计2025年需求仍将受到抑制。

  正常情况下,棕榈油进入增产周期后,主产国出口量会随之增加。然而,受高价棕榈油抑制下游需求影响,今年3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并未显著增长。3月出口量环比仅增长1%,同比下降24.3%。预计4月出口量环比增长5.1%,但仍明显低于产量增幅。

  受出口量显著低于产量影响,3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环比增长3.4%。预计4月库存将持续攀升,较往年更早进入累库周期。

  印尼政府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推行B40政策,要求在柴油中强制掺混40%的生物柴油。这一政策此前推动棕榈油价格上涨,但面临财政补贴缺口等阻碍,落地效果或远不及预期,棕榈油需求提振力度也将相应减弱。

  总体来看,供应端,主产区步入季节性增产周期,棕榈油后市供应将增加;需求端,受豆油、棕榈油价差倒挂及原油价格下行影响,市场需求疲软。印尼B40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棕榈油价格已进入下行周期。(作者单位:东吴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