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行业利润博弈与期现结合策略
AI导读:
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各环节盈利,但2025年利润大幅压缩。文章从期现结合、现货市场、集团与二次育肥视角分析行业现状,探讨企业利润最大化路径。指出套期保值策略变化,及集团企业与二次育肥户的博弈。维持前期判断,当前现货和主力合约底部有支撑。
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各环节均实现盈利,包括自繁自养、外购仔猪、二次育肥及期现业务,内卷现象相对不严重。然而,随着产能逐步恢复,2025年行业利润被大幅压缩,各细分环节的经营差异将变得更加明显,这对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最大化2025年每月出栏生猪的利润,成为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最终,猪价的表现将是行业中个体利润最大化博弈的综合结果。
一、期现结合视角
2024年是期现结合的红利年,自5月起现货价格逐步抬升,三季度现货走强盘面反转,套期保值策略可同时获得现货上涨和盘面下跌的利润。但自2025年初开始,基差走势反转,未来逻辑框架呈现弱预期修复至弱现实,再至弱现实强预期的路径,这不利于主力合约的基差走势。因此,从套期保值角度看,盘面绝对价格锁定点位不佳,且基差风险较大。
图:主力合约基差拐点前期已经出现

数据来源:Wind,涌益咨询,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二、现货市场视角
现货市场主要包括仔猪市场、毛猪市场和白条市场。仔猪市场相对独立,成为稀缺资源,自繁自养户拥有定价权。毛猪市场作为白条市场定价的锚,随着养殖企业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一体化企业的定价能力增强。目前产业链利润分布为:仔猪销售利润>自繁自养利润>下游屠宰利润。
图:2025年以来仔猪销售表现持续较好(15kg仔猪价格)

数据来源:涌益咨询,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图:自繁自养处于微利水平

数据来源:Wind,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图:即期屠宰利润小幅亏损

数据来源:涌益咨询,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三、集团与二次育肥视角
随着市场集中度提升,集团企业市占率增加,散养户逐步退出。集团企业以连续生产标猪为主,散户体重偏大。散户退出为大体重段增重利润提供了空间,二次育肥群体填补体重段空白。集团企业与二次育肥户的博弈在于,二次育肥户赚取集团填补不了的价差,而集团企业通过二次育肥户锁定价格。由于定价权掌握在集团企业手中,集团企业倾向于在市场预期不佳时向二次育肥群体转移成本。
四、企业利润最大化路径
2025年,在产能逐步恢复且体重偏大的背景下,集团企业的最优选择是尽快销售仔猪。仔猪销售成为最优套期保值策略,目前阶段盘面套保性价比不高。集团企业若要多卖仔猪,需稳住猪价预期,托住猪价底部。但仔猪市场无法替代商品猪销售,集团企业需考虑拉长盈利窗口,提前现货销售节奏。基于这两方面考虑,集团企业策略或支撑现货价格底部吸引二次育肥买盘,同时在价格反弹时加快销售兑现利润,防止行业过度压栏影响后期销售。由于生猪产能不断恢复,集团企业托底现货价格时,需白条市场库存转移支撑毛猪定价,目前下游低库存状态支持此策略。策略效果取决于基础产能恢复量级、冻品入库增量空间及二次育肥和下游买货意愿。
在利润最大化博弈下,定价策略本质是供应后移,叠加产能恢复基本面,库存存在跌价风险。企业需加强行情研判,通过盘面完成库存套保,需精准把控。套保不仅解决生猪销售问题,还可利用白条与毛猪市场相关性对冻品库存套保。
维持前期判断,在利润最大化博弈视角下,当前现货和主力合约底部均有支撑。后续关注基本面数据揭晓及企业价格博弈路径。
(文章来源:中粮期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