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价格步入下跌通道,二季度供需矛盾或加剧
AI导读:
近期鸡蛋价格再度步入下跌通道,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已跌破阶段新低。二季度为蔬菜、猪肉传统消费淡季,鸡蛋替代效应减弱,储存难度加大,终端需求缺乏动力。供应端压力持续增加,需求端提振作用有限,鸡蛋市场供需矛盾或加剧,不排除蛋价再创新低的可能。
经过短暂反弹之后,近期鸡蛋价格再度步入下跌通道。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中国鸡蛋市场平均批发价为3.89元/斤,跌破2月20日创下的阶段新低4.15元/斤。当前产蛋鸡存栏处于历史高位,且正值产蛋高峰期,未来鸡蛋产能释放将加剧市场供应压力。此外,二季度为蔬菜、猪肉传统消费淡季,价格存在走弱预期,鸡蛋对其替代效应减弱,且随着气温转暖及6月南方梅雨季到来,鸡蛋储存难度加大,终端需求缺乏持续增长动力。因此,二季度鸡蛋市场供需矛盾或会加剧,不排除蛋价再创新低的可能。
开年至今蛋价先降后涨再降
经过短暂反弹之后,近期全国鸡蛋市场再次降温,价格重回跌势。以京城“菜篮子”——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为例,1月16日,散装鸡蛋平均价为5.4元/斤,此后价格走低,2月20日至3.9元/斤,随后迎来上涨,3月4日达到4.25元/斤,近期则再度走低,4月9日报3.9元/斤。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13日,中国鸡蛋市场平均批发价为5.08元/斤,2月20日该价格为4.15元/斤,3月10日为4.27元/斤,4月9日报3.89元/斤。
一德期货生鲜畜牧分析师易乐指出,前期蛋鸡养殖高利润及鸡苗高补栏带来的供应过剩在一季度显现。春节后,蛋价跌至成本线附近,产业乐观心态受挫,小幅增加老鸡淘汰量。然而,淘汰量有限,且春节后低蛋价触发养殖端换羽热情,部分养殖户通过换羽度过淡季。同时,低价囤货及换羽等因素影响下,供应端边际有所改善,蛋价季节性反弹。但随后,随着蛋价上涨,淘汰老鸡热情下滑,叠加前期补栏鸡苗新开产量增加,供应端压力再次累积,蛋价再次下跌。
卓创资讯鸡蛋分析师刘梅认为,今年以来,需求端先强后弱,蛋价整体高位回落。另外,供应端持续增加,蛋价多数时间处于近三年低位。二季度市场供需矛盾或加剧,供应端将持续增加,而需求端提振作用有限。4月初有清明节提振,但清明节后市场缺乏节日支撑,终端环节消费低迷。4月末至5月初,受劳动节拉动,需求或有所提升。但5月中旬以后,气温升高,鸡蛋存储时间缩短,需求或再次下降。6月,南方进入梅雨季节,需求进一步下降。
国元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柴颖华表示,一季度饲料成本上升,叠加春节后蛋价大幅走弱,蛋鸡养殖利润由盈转亏。但养殖端抗跌能力较强,面对淡季短期亏损,主动大幅去产能意愿不强。加之产蛋鸡存栏处于历史高位,供给压力改善预期不大。从消费替代性上看,蔬菜、猪肉与鸡蛋关联最强。预计二季度全国蔬菜供应整体充足,生猪行业也处于产能恢复兑现期,市场供给充足。在供强需弱格局下,蔬菜、猪肉价格将维持低位,不利于鸡蛋消费。
蛋价或会再创新低
二季度鸡蛋市场基本面情况已较为清晰。易乐表示,前期蛋鸡养殖高盈利水平及高养殖热情导致的补栏增多情况将逐步兑现,二季度蛋鸡开产量将增多。按照当前淘鸡日龄,淘汰的老鸡数量无法覆盖新开产的增量,供应压力将在4月快速释放。同时,冷库库存因春节后入库还未出库,甚至可能被动出库。随着气温回升,贸易商库存空间压缩,蛋价可能持续走弱,直至大幅淘鸡情况出现才可能逆转供应过剩格局。
刘梅认为,二季度供应端将持续增加,而需求端提振作用有限,鸡蛋市场供需矛盾将加剧,蛋价或再创新低。具体来看,清明节过后,受需求减弱及供应增加影响,蛋价将持续走低,全国均价或跌至3元/斤左右。4月下旬及5月上旬,需求或有好转,有望拉动蛋价回升,但涨幅有限。5月中旬以后,需求逐渐减弱,市场供需矛盾加剧,6月下旬蛋价最低或跌至2.70元-2.80元/斤。
柴颖华持相似观点,建议对鸡蛋期货2505、2506、2507合约维持逢高沽空思路。东证衍生品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吴冰心认为,二季度鸡蛋市场将面临需求走弱与产蛋量增加双重压力,蛋价或继续承压,可关注端午等节假日市场备货需求情况。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