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国政协委员严建兵算了一笔“玉米账”,使“高蛋白玉米”成为热门话题。专家表示,提高玉米蛋白含量可助力减少大豆进口。高蛋白玉米已在全国推广超1000万亩,主要用于饲料行业,提升养殖效益。

在今年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算了一笔“玉米账”,使“高蛋白玉米”迅速成为热门话题。据专家介绍,去年我国玉米总产量高达2.9亿吨。若玉米籽粒的蛋白含量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额外增加了290万吨蛋白。经过有效转化利用,这将助力我国每年减少700万吨至800万吨的大豆进口。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推广种植蛋白质含量超过10%的玉米超过1000万亩。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李文强指出,高蛋白玉米主要被应用于饲料行业,旨在解决养殖业面临的饲料粮短缺问题。通过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不仅能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和免疫力提升,还能改善肉蛋奶的品质,并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养殖效益。

玉米产业的这一创新不仅关乎粮食安全,也推动着饲料行业的升级转型。未来,高蛋白玉米的广泛应用有望进一步减少对外部粮食进口的依赖,增强我国农业的自给自足能力。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