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连跌五日,贸易争端与OPEC+增产施压
AI导读:
美国政府宣布增加关税新政后,多国反制,贸易争端风险加剧,国际油价连跌五日。截至4月9日,WTI和Brent油价纷纷跌至2021年初以来最低水平。业内指出,此番跌势主要受美国关税新政和OPEC+增产影响,但对中国原油市场影响相对有限。
美国政府宣布增加关税新政后,多国采取反制措施,贸易争端风险加剧,导致国际油价连续五日下跌。
自4月3日起,国际原油价格开始持续走低。截至北京时间4月9日18时,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已跌破60美元/桶,报57.2美元/桶,较4月3日下跌20.2%;英国布伦特(Brent)原油期货价格也大幅下跌,从约74美元/桶跌至60.4美元/桶,跌幅超过19%。
此前一周,国际油价因美国可能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而走高,但随后因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及市场对关税导致贸易情况恶化的担忧,油价转而下跌。此次下跌中断了自今年3月以来国际油价的上涨趋势,WTI和Brent油价均跌至2021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此番油价下跌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美国关税新政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二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的增产决定。美国关税新政导致贸易量减少,需求下滑,对油价构成压力。同时,OPEC+意外宣布增产,进一步打压了受到关税冲击的国际油价。
卓创资讯原油分析师朱光明表示,关税提高将抑制终端需求,引发原油价格下跌。此外,关税提价还会导致贸易量减少,石油需求下滑,从而进一步施压油价。同时,OPEC+的增产决定也加剧了油价的下跌趋势。
然而,卓创资讯分析师桑潇强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全球需求影响较大,但对中国原油市场影响相对有限。中国原油进口来源主要集中在中东、欧洲地区,且近年来自亚洲等地的原油进口量在明显提升,而自美国的原油进口量占比很小,因此中国原油贸易所受影响不大。
对于后续油价的走势,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魏鑫认为,短期内国际油价仍存在进一步下跌的可能,但原油需求具备一定的刚性和粘性,供给侧将继续主导油价波动。OPEC+虽宣布增产计划,但也将根据市场条件调整实施进程。
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也表示,若油价下行压力持续,OPEC+可能会迅速采取行动,以避免财政收支平衡与当前油价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