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OPEC+产油国超预期增产和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华尔街大行纷纷下调油价预期。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下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高盛集团和花旗等金融机构纷纷下调油价预期。

  OPEC+产油国的超预期增产和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国际油价大跌不已,华尔街大行纷纷下调油价预期。这一波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在上一交易日暴跌超6%、创下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后,4月4日国际油价继续大幅下滑,近期涨幅迅速被抹平。截至发稿,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日内大跌5.84%,已逼近63美元/桶;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日内下跌5.65%,报价66.18美元/桶。这一趋势令人担忧。

  尽管OPEC+联盟内部早已裂痕遍布,但在捍卫油价这一共同目标上,该组织近年来一直小心维系着表面团结,坚持协同减产。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作为联盟中的带头大哥和全球最大产油国之一,一再退让,以牺牲本国更多产量来稳定市场。然而,面对持续脆弱的基本面和一些成员国的超产行为,沙特终于决定采取行动。

  OPEC官网4月3日发布消息,沙特、俄罗斯等八个成员国召开视频会议,决定从5月初开始大幅提高日均原油供应量,增幅达原计划的三倍。此举旨在通过增加产量来“惩罚”违规超产的国家。市场消息称,哈萨克斯坦和伊拉克的长期超额生产令沙特颇为不满,如果超产国家不改善表现,5月的超预期增产仅仅是开始。

  与此同时,美国关税政策的出台更是雪上加霜。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签署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这一政策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了油价的下跌趋势。

  高盛集团和花旗等金融机构在油价暴跌后纷纷下调了油价预期。高盛将2025年12月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预测价格下调至每桶66美元和62美元。花旗则重申了对布伦特季度价格的预测,并指出关税政策可能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此次油价波动不仅反映了OPEC+政策转向和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也再次凸显了国际能源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