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原油价格先扬后抑,双重压力下市场运行艰难
AI导读:
2025年国际原油价格先扬后抑,1月达到高点后开始震荡下行。4月4日当周,布伦特原油与美国WTI原油创下逾两年最大单周跌幅。此轮下跌受到美国关税政策和产油国联盟意外增产的双重打击。未来市场焦点可能转向供需基本面。
进入2025年,国际原油价格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在1月15日触及每桶82.5美元的高点后,价格开始震荡下行。4月4日当周,国际原油市场经历了2021年以来最剧烈的震荡,布伦特原油与美国WTI原油均创下逾两年最大单周跌幅。此轮下跌不仅受到美国关税政策“靴子落地”的影响,产油国联盟意外增产也对市场造成了冲击。预计国际原油市场将在双重压力下运行一段时间。
4月4日收盘,布伦特原油暴跌6.5%至65.58美元/桶,周跌幅达10.6%;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价格重挫7.4%至61.99美元/桶,盘中更是一度跌破60美元大关,周跌幅为10.9%。截至目前,布伦特原油今年已累计下跌13.5%,WTI原油累计下跌15.2%。
此前,国际原油市场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对2025年经济前景可能放缓的担忧。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各界担忧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拖累,国际原油市场价格随之震荡下行。
美国近期的一系列关税措施引发了全球贸易战担忧,进而抑制全球经济增长并打压原油需求前景。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豁免了油气进口,但瑞银等机构仍紧急下调了2025年至2026年的油价预期。
毕马威专家警告称:“关税争端将重塑能源与经济共生关系,需求端面临系统性重估风险。”花旗投资研究分析师也指出:“这些关税调整正值宏观经济势头放缓之际,令人不安。”
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已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警告称,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可能打击全球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增长缓慢的时期,关税对全球经济前景构成重大风险。
在关注美国关税政策的同时,“欧佩克+”决定5月将原油产量上调41.1万桶/日,远超此前计划的13.5万桶/日,相当于突然向市场投放三倍供应量。同时,美国本土需求疲软,库存显著增加,进一步改变了市场对原油供应紧缩的预期。尽管“欧佩克+”表示增产可能根据市场条件暂停或逆转,但市场情绪已急速转冷,引发抛售。
在两大政策的打击下,地缘政治因素对国际油价的支撑效应被抵消。未来,国际原油市场焦点可能转向供需基本面。若伊核协议取得进展或“欧佩克+”维持增产且需求担忧持续,原油价格或进一步下跌。然而,地缘冲突升级或“欧佩克+”紧急减产也可能支持油价反弹。美国对伊朗、委内瑞拉及俄罗斯的制裁措施也将收紧供应,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关税的影响。
“欧佩克+”在声明中表示,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八个国家将于5月5日举行会议,决定6月产量,预计届时将再次引发市场调整。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