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国内电解铜库存快速下降,截至4月25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减少5.49万吨。贸易战导致铜价大幅波动,基本面变化加速库存去化。美国关税政策扰动,进口铜数量减少,铜库存延续下降趋势。

近期,国内电解库存快速下降。SMM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减少5.49万吨,至11.68万吨,单周降幅超过31%。

市场人士认为,贸易战导致铜价大幅波动,基本面出现变化等因素加速了电解铜库存去化。3月下旬以来,随着传统消费旺季到来,国内铜市开启季节性去库。特别是4月以来,国内铜库存去化幅度远超往年。究其原因,新湖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李瑶瑶表示,3月铜价快速上涨抑制下游需求,4月铜价回落后,部分被抑制的需求集中释放。在贸易战的影响下,抢出口需求使一季度国内铜消费超预期增长。

今年2月底,特朗普政府启动铜进口调查,覆盖原料铜、精炼铜、铜合金等品类。中泰期货分析师彭定桂指出,3月美国加征钢铁和关税后,市场对美国加征铜关税的预期升温。高盛预测,三季度末COMEX铜库存或激增至30万~40万吨,占全球库存的45%~60%。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一季度精铜净进口量明显下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3月精铜累计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在贸易战的影响下,海外铜价高于国内,国内出口窗口持续打开,出口增长带动了国内铜库存快速去化。废铜持货商捂货惜售,加之贸易战的影响,进口废铜量大幅下滑。国内废铜供应偏紧,精铜替代废铜需求也加快了国内去库存。

中州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杨朝舜认为,受海外流动性风险影响,沪铜主力合约大幅下跌,国内废铜持货商亏损扩大,废铜进口预期转紧,持货商惜售情绪加重。精废价差收窄后,精铜替代作用增强,部分贸易商转向采购电解铜。4月初铜价暴跌,下游逢低积极补库,电解铜出库和铜杆订单量激增,国内铜消费韧性较高。

此外,国内消费增长仍较为可观。1—3月,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5%,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7%。下游终端消费领域仍有亮点,尤其是今年两网计划电网投资额超8250亿元,同比增长超6%。展望后市,杨朝舜认为,铜下游消费具有韧性、价格快速下跌激发的买盘增加等因素促使国内铜加速去库,当下铜基本面仍然偏强。

彭定桂表示,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存在滞后性,进口铜数量仍在减少,美国铜关税大概率会落地。此外,铜精矿加工费仍然低迷,可能促使冶炼厂加大检修规模,进而影响铜供应,铜库存仍将延续下降趋势。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