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批准中国香港四家仓储设施,加速亚太金属枢纽建设
AI导读:
4月15日,LME宣布批准四家位于中国香港的核准仓储设施,预计3个月后正式投入运营。此举标志着LME在中国香港设立交割地点的进程加速,香港作为全球金融枢纽,将填补LME交割网络在亚洲核心消费区的空白,助力国内外金属市场联动。
4月15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宣布,正式批准四家位于中国香港的LME核准仓储设施。这一消息标志着LME在中国香港设立交割地点的进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前该交易所已于2025年1月20日批准中国香港成为LME交割地点。
据悉,这些新的仓储设施已经通过了LME严格的运输及物流标准验收,预计将在3个月后正式投入运营,开始接收和储存LME认可交割品牌的金属,如铜等。
LME行政总裁张柏廉表示:“在宣布中国香港成为LME交割地点后,我们能够如此迅速地核准首批仓储设施,这对LME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进展。中国香港目前已具备充分的条件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主要金属市场,同时作为企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最佳门户。”这将进一步巩固中国香港国际金融、贸易和物流中心的重要地位。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认为,LME在中国香港设立交割库,标志着香港作为亚太金属枢纽的地位获得全球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中国香港的法治环境、国际化交易框架以及毗邻中国内地市场的优势,为LME交割网络填补了亚洲核心消费区的空白,也为国内外金属市场的联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顾冯达还指出,LME在中国香港的首批四家核准仓储设施对内连接华南地区庞大的制造业集群和金属消费需求,降低了内地企业参与海外交割的物流成本;对外则吸引亚太地区投资者通过中国香港平台参与金属定价,形成国内外金属市场实体产业与金融市场相结合的双循环战略。这一布局与上期所形成互补,未来或可探索“沪港通”式仓单互认机制,推动有色金属品种的跨市场套利,提升中国期货市场的全球流动性。
同时,LME中国香港交割库的设立还优化了价格联动机制。中国香港交割库的库存可作为“蓄水池”,快速调节内外价差,减少因物流阻隔导致的定价偏离。此外,这将助力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争夺定价权。
顾冯达建议,中国内地交易所应借此契机,推动原油、低硫燃料油等国际化品种的境外交割布局,加强与国际仓储集团的合作,构建覆盖“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交割网络。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