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沪镍等多品种期货市场动态及策略分析
AI导读:
本文分析了沪铜、沪镍、铝期货、碳酸锂期货等品种的市场动态,包括宏观数据、库存情况、下游需求等,并给出了相应的投资策略建议。整体来看,各品种供需矛盾突出,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变化及市场情绪。
铜:
隔夜LME铜上涨0.73%至9874.5美元/吨,沪铜主力合约上涨0.32%至80370元/吨,国内现货进口亏损约550元/吨。宏观方面,美国2月零售销售环比增0.2%,低于预期0.6%,前值大幅下修,引发消费者支出放缓担忧。特朗普表示将征收广泛对等关税,提名鲍曼担任美联储副主席,市场预期监管将放松。国内方面,6月新增社融3.3万亿元,M2同比增速11.6%,但M1增速仅5.9%,显示政策宽松传导滞后。库存方面,LME铜库存下降,国内库存也呈现下降趋势。需求方面,部分贸易商寻找冶炼厂出口FOB货源,但国内下游消费缺乏支撑。基本面看,内外关税政策不确定,内外大幅倒挂和去库背景下,不宜做空,持仓快速增仓显示上行仓促。短线偏强看待,但不宜中线持仓,政策性溢价和风险并存,供需两端矛盾突出。
隔夜LME镍跌0.85%报16410美元/吨,沪镍跌1.78%报130940元/吨。库存方面,LME镍库存增加,国内仓单亦增加。进口镍升贴水维持负值。不锈钢方面,周度库存环比增加,下游消化不畅。新能源方面,原料端价格扰动叠加需求好转,硫酸镍价格走强。一级镍方面,国内库存增加,海外亦呈增加趋势。短期来看市场情绪较热,但实际过剩且需求疲软,建议关注国内库存,考虑回调至成本线附近做多。
氧化铝震荡偏弱,隔夜AO2505收于3119元/吨,跌幅0.22%。沪铝震荡偏弱,隔夜AL2504收于20905元/吨。现货方面,氧化铝价格回调。铝锭现货贴水,佛山报价回落。氧化铝供需边际增速博弈,近月弱稳,远月受成本支撑。关注矿端发运和下游补库节奏,警惕成本下方超跌修复。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引发避险情绪,电解铝偏强,关注库存去化及下游旺季表现,建议逢低试多或跨品种套利。
锡:
沪锡主力跌0.48%,报281940元/吨。LME锡跌0.27%,报35200美元/吨。现货市场方面,交割升水,小牌贴水。受刚果金锡矿停产扰动,锡价一度冲击涨停,后续关注谈判结果。结构方面,LME锡注销仓单有继续出库可能,国内冶炼交仓较多,外强内弱格局持续,内外反套建议观望。
锌:
截至本周一,SMM七地锌锭库存增加。沪锌主力跌0.58%,报24025元/吨。LME锌跌0.85%,报2960.0美元/吨。现货市场方面,上海、广东、天津锌价对合约贴水或升水。国内供需两增,锌库存累库较少,供需平稳。海外锌厂减产引发担忧,国内冶炼产能过剩,海外矿将快速流入,进口窗口或打开,锌内外反套建议观望。
17日多晶硅震荡偏弱,主力2506收于43220元/吨。工业硅震荡偏弱,主力2505收于9965元/吨。百川工业硅现货参考价下调。最低交割品价格降至9850元/吨。下游多晶硅提产进度延迟,有机硅减产,库存重压下工业硅延续探底。多晶硅仍存高位支撑,去库存稀释需求,限制上方空间。持续关注硅片排产和政策推进。
碳酸锂:
昨日碳酸锂期货2505合约涨0.69%至76240元/吨。现货价格方面,电池级和工业级碳酸锂价格均上涨。仓单方面,仓单库存减少。碳酸锂周度产量环比下降,下游需求增加,库存环比增加。下游库存方面,正极材料库存压力增加,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端库存亦有增加。锂矿到港量预计增加,但上游出货意愿下降,可流通好货减少,过期仓单注销或可补充,客供/长协增加导致下游采购活跃度降低。价格向上缺乏明确供需矛盾刺激,向下沽空性价比有限,关注7.5万元/吨支撑位置。
(文章来源:光大期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