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至铝冶炼行业
AI导读:
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铝冶炼行业纳入后,将加剧行业分化,倒逼落后产能退出,驱动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投资。
生态环境部3月26日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将深刻影响铝冶炼行业。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启动了上线交易。目前,该市场已覆盖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00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此次扩围到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后,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达到60%以上。
多位行业内人士认为,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短期将加剧行业分化,倒逼落后产能退出,长期则会驱动更多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投资。根据工作方案,2024年度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获得的配额量等于经核查的实际排放量,2025和2026年度各行业配额整体盈亏平衡,2027年以后,将逐步适度收紧配额,推动行业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指出,铝冶炼企业需要尽快进行环保改造,投资低碳技术,以降低单位碳排放强度,否则将面临更高的碳税成本。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将直接增加铝冶炼企业的成本,初期需承担环保改造和碳权购买成本。
葛昕认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容对中小铝冶炼厂的影响更大,因为这些企业对成本和投资增加的影响更敏感。同时,碳追踪和碳排放交易的实施会对铝冶炼产量的释放有抑制,从而倒逼铝产量的下降。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将加速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一些铝冶炼企业已经开始为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做准备,比如部署和展开一系列探索突破性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
此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随着钢铁生产流程的改造升级,对上游原材料如铁矿石的需求或出现结构性下降,铝冶炼行业可能也会受到类似影响。今年以来的铝产量相关数据,已经反映了这一趋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