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铝价波动加剧,沪铝未来走势如何?
AI导读: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铝价呈现“先抑后扬、外强内弱”的波动格局。供应端持续收紧,铝土矿供应紧张;需求端结构性增长,新兴产业领域需求蓬勃发展。能源与政策冲击也对铝价产生影响。未来,铝价将在多重因素交织下继续波动前行。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铝价呈现“先抑后扬、外强内弱”的波动格局。1月初,期铝价格受地缘冲突及能源成本双重影响快速上涨;2月份,因宏观政策不确定性短暂回调;至3月中旬,全球供需矛盾加剧,铝价再度攀升。沪铝3月10日收盘价为20760元/吨,同比上涨1580元/吨,增幅8%;伦铝表现更为强劲,现货结算价同比上涨19%。铝价正经历“冲高—回调—再突破”的震荡模式。
供应端持续收紧
铝土矿供应紧张态势不减。海外产能启动晚且投运周期不确定,预计今年年中仅55万吨产能能成为下半年市场的主要增量。部分国家铝矿开采受自然条件、政治因素制约,供应不稳。国内方面,铝产能接近满负荷,新增供应有限。
摩根大通预测全球铝市场将大幅收紧,2025年缺口或超60万吨,四季度价格或涨至2850美元/吨。美国银行预测2025年铝均价高达3000美元/吨。主流机构普遍认为,国际铝价未来有望维持高位,甚至上涨。
需求端结构性增长
铝在新兴产业领域需求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及电网投资带动铝消费,抵消房地产下滑影响。汽车行业铝应用比例提高,铝代铜趋势加速,铜价高企推动铝在电力、家电领域替代需求。
能源与政策冲击
能源成本波动影响铝生产。俄乌冲突推升欧洲天然气价格,增加铝企成本压力,支撑铝价高位。此外,主要经济体贸易政策调整扰动铝价。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将影响全球铝贸易格局,推动铝价波动上涨。
未来走势分析
近两个月,国际市场铝价受多重因素影响走势复杂。短期内,铝价或经历高位震荡;长期来看,新能源革命与碳中和目标将持续重塑供需格局,铝的轻量化属性使其成为“未来金属”核心候选,供需缺口与成本支撑下,上行趋势难以逆转。
然而,铝价走势仍面临不确定性。供应端产能项目加速或供应恢复可能改善紧张局面;需求端虽强劲,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影响需求;货币政策转向、贸易摩擦升级等宏观因素也可能抑制铝价。未来,铝价将在这些因素交织下继续波动。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