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市场供需格局分析:四季度猪价承压运行
AI导读:
四季度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旺季,但需求表现一般,猪价偏弱震荡。供应端能繁母猪及仔猪产能逐渐恢复,推动供应增加,而需求端对高猪价接受度低,整体呈现供强需弱格局。
四季度,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猪肉消费步入传统旺季。然而,从需求端观察,当前需求表现平平,旺季并未为猪价提供有力支撑,猪价呈现偏弱震荡态势。
供应端分析:出栏量增加,猪价承压运行
本轮猪周期中,能繁母猪存栏高点出现在2022年12月,数量为4390万头。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9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62万头,同比减少178万头,降幅4.2%;环比增加25万头,增幅0.6%,基础产能继续小幅调整。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自2024年5月起环比回升。根据商品猪滞后能繁母猪10个月出栏的规律,预计明年3月生猪供应将逐渐增多。
考虑到从能繁母猪到商品猪出栏的时间跨度较长,疫病等因素可能导致损失,本文引入周期更短的仔猪数据来预测未来生猪供应。机构数据显示,仔猪数量自2024年3月起回升,按照商品猪滞后仔猪6个月左右出栏的规律,今年9月商品猪供应量开始逐步恢复。因此,10月各机构统计的出栏量环比增加,供应端逐渐宽松,导致猪价承压运行。
冬季是生猪疫病高发期,叠加市场对后市行情持谨慎态度,“二育”等养殖行为趋于保守,对猪价支撑减弱。标肥价差走强并回升至相对高位,表明肥猪相对于标猪的价格优势减弱,抑制了“二育”的介入。同时,出栏均重偏低也侧面印证了“二育”介入程度有限。
去年至今年持续的高冻品库存,在三季度后快速下降。这主要得益于前期猪价快速上涨时,终端对高猪价抵触情绪较强,冻品趁机出货,导致库存大幅下降,减轻了供应压力,对后市构成一定利好。然而,由于供应端整体宽松,预计利好程度有限。
需求端分析:旺季需求未达预期
四季度至春节期间,随着天气转凉和节假日增多,南方腌腊需求增加,是猪肉消费的传统旺季。然而,从白毛比价及屠宰利润来看,下游对高猪价的接受度较低。白毛比价低位运行反映了终端对高价的抵触情绪,制约了猪价上行。屠宰利润和屠宰开工率也处于季节性低位,表明需求表现较弱,旺季需求未达预期,对猪价构成抑制。
展望:市场整体呈现供强需弱格局
从供应端来看,能繁母猪及仔猪产能逐渐恢复是推动供应逐步恢复的主要原因,也是猪价偏弱的主要因素。同时,“二育”趋于谨慎,对猪价的支撑减弱;尽管冻品库存大幅去化,但由于供应端的压制作用,利好有限。从需求端来看,目前需求表现一般,旺季未能为猪价提供有力支撑。因此,生猪市场整体呈现供强需弱格局,预计猪价旺季走强空间有限。未来需关注南方腌腊对盘面的支撑情况,但支撑力度可能较为有限。
分合约来看,各合约表现各异。2411合约目前处于交割月,期现回归情况良好。2501合约受生猪供应持续恢复和2025年春节时间影响,可能具有淡季合约属性。2503合约因处于年后消费最淡时期而走势较弱。2505合约涵盖“五一”等节假日,处于消费逐步恢复时期,因此走势强于2503合约。而2507和2509合约则因消费逐步恢复和供应题材交易初期等因素而相对强势。
(作者单位:华安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