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前四月成交量大增,展现强大活力与韧性
AI导读:
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同比增长22.19%,成交额同比增长28.36%。期货期权上市品种达146个,中证1000股指期货等品种贡献显著。实体企业通过期货市场管控风险,期货公司加强内控合规,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风险管理方案。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26.58亿手,同比增长22.19%;累计成交额232.2万亿元,同比增长28.36%,其中4月单月成交额70.18万亿元,同比增长23.69%。在外部风险冲击加大的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呈现量价双升态势,彰显出强大活力与韧性。
截至今年4月,我国期货期权上市品种达146个,覆盖60余个产业链。工业硅、碳酸锂等绿色期货品种,有效服务新能源产业风险管理需求;金融衍生品领域,中证1000股指期货、30年期国债期货等品种贡献显著,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占比达全市场的28.79%,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
期市的风险管理效能凸显。实体企业采取“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通过期货套期保值、基差点价交易等方式管控风险、细化经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价”护航,支撑企业利润平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相关公告的公司已达1408家,运用期货市场对冲风险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期货市场的避险功能日益显著。
我国是全球大宗商品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构建了大宗商品生产、贸易、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完整产业链布局。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将成为常态。中粮期货党委书记、总经理吴浩军表示,中粮期货持续探索期货及衍生工具与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融合,通过发挥期货期权、场内场外工具的协同互补优势,帮助产业企业做好价格风险管理。
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发现价格,巨大活跃的市场体系所生成的价格信号,对于企业前瞻性分析行业和市场,是很好的参考依据。再加上股指期货及国债期货这样的宏观价格信号,企业的价格分析视野会变得更宽广。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建议,实体企业应依据期货市场‘广精深’的价格体系来完善对自身行业的研究,制定前瞻性经营战略,将风险管理理念纳入到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善用期市对冲风险,增加企业发展的确定性。
马文胜指出,实体企业利用衍生品工具后,经营上可以从依赖现货的“一条腿”,变成依托现货、期货、期权、基差的“四条腿”,企业发展会“走”得更稳。经营方式也会从单纯的经营管理,转向经营管理+敞口管理+基差管理+波动率管理+规模管理的五方面管理,从一项利润来源变成五项利润来源。在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外部消费减弱的环境下,或许企业的经营是亏损的,但通过敞口、基差、波动率、规模中的一项或两项盈利可以弥补亏损,形成如含权贸易等创新型经营商业模式,实现企业经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转变。
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表示,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与贸易摩擦的复杂环境,风险的跨市场传递愈加明显,许多企业的套期保值需求难以通过单一市场得到充分满足,需要更多机制和工具来对冲和释放风险。目前,我国已有24个境内特定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QFII/RQFII可参与75个期市品种。
永安期货董事长黄志明建议,要加快推出重点产业链国际化品种,优化交割制度,提升市场厚度。罗旭峰指出,期货行业需构建“境内+跨境”双循环服务能力。中信期货董事长窦长宏认为,期货公司应加强内控合规,持续优化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同时依托专业衍生品服务能力,为企业定制多元化、多层次的风险管理方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