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期货公司营收净利润下滑,行业呈现“增产不增收”
AI导读:
5月28日中期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150家期货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0.73亿元、净利润7.85亿元,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下滑。尽管4月份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但期货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净利润仍有所下滑。未来期货公司应深化产品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服务实体经济。
5月28日,中国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期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150家期货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0.73亿元、净利润7.85亿元。与往期相比,4月份期货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下滑。具体而言,今年3月份期货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6.99亿元、14.17亿元;去年4月份期货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2.63亿元、8.27亿元。
据悉,期货公司月度经营数据来源于证监会期货公司监管综合信息系统(FISS系统)月报,统计范围仅限于期货公司母公司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不包括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公司、香港公司等境内外子公司等。
4月份期货行业经营情况呈现“增产不增收”现象。中期协数据显示,单边计算下,4月份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8.09亿手,成交额为70.1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9%、23.69%。同时,今年前4个月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26.58亿手,累计成交额为232.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9%和28.36%。然而,从期货公司经营状况来看,净利润仍有所下滑。
业内人士分析称,受期货交易所利息返还比例下调、银行存款利率下降等因素影响,期货公司整体经纪业务收入减少,导致净利润同比和环比均下滑。
展望未来,安粮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发展部总经理柳瑞表示,在期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期货公司都在依据自身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为应对生产经营中的原材料或产成品价格波动风险,也主动运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预计未来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群体将持续扩大,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也将显著提升。
中粮期货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浩军则指出,为推动期货市场更好发展,期货公司应深化产品创新,填补战略性空白。通过构建更齐全的产品矩阵,打造产业链条完整、品种工具完备的产品体系,满足市场多元需求,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新能源、绿色商品相关品种仍有拓展空间,未来应加速绿色期货品种落地,让绿色期货成为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增量。同时,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国际化布局,提升“中国价格”的国际定价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