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管期货及衍生品业务研修班成功举办,助力风险管理
AI导读:
5月22日至23日,由郑商所、深圳证监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主办的“上市公司高管期货及衍生品业务高级研修班”在深圳举办,旨在提升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通过专业培训与实践积累,增强运用期货工具的能力。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新“国九条”精神,落实国办发〔2024〕47号文要求,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升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5月22日至23日,由郑商所、深圳证监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主办的“上市公司高管期货及衍生品业务高级研修班”在深圳隆重举办。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本次研修班以提升期货套期保值实务能力与规范运作水平为核心,邀请了行业知名专家和权威学者,围绕“商品形势”“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内控体系搭建”“套保会计”等关键议题,分享实战经验。活动理论性与实操性并重,为学员提供了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平台,有效助力上市公司提升利用期货和衍生工具管理风险的效能。来自107家企业的150余名高管及业务人员积极参加了此次培训。
深化多方协作
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有效利用期货和衍生工具规避产业环境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各产业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共同课题。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是期货市场产业服务的重要对象。引导上市公司合规参与期货市场,既符合国家战略导向,也符合企业风险管理需求。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已具备强大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企业管理风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期货品种数量持续增加,产业避险工具不断丰富;市场规模国际领先,有效支持企业应对经营风险;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鼓励企业充分利用避险工具。
在外部政策和自身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越来越多实体企业开始利用期货市场管理经营风险。
据深圳证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共有14家期货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三,现有期货分支机构98家。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2025年一季度深圳期货公司累计服务产业客户超过2万户,交易金额近5万亿元;为全国440家企业提供套期保值服务,套保金额超5600亿元,有力协助实体企业应对价格上涨、销售困难、库存贬值等风险。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底,深圳辖区已有87家上市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占比达20.57%。未来,深圳证监局将持续鼓励实体企业依法依规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引导辖区期货经营机构提供专业化、差异化服务,协同各方力量,共同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推动深圳辖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资本市场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紧紧围绕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监管和发展的中心工作,开展了多种培训项目,助力推动期货市场建设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学院计划以具体行业上市公司和重点龙头企业培训为试点,开展面向跨所的产业客户培训,提升期货市场的产业客户参与度。
近年来,郑商所加大与各地证监局、沪深证券交易所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合作力度,联合开展上市公司培训活动,为上市公司参与套保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同时,郑商所还从解决上市公司套保时的会计应用及信息披露难点入手,开展套期会计专题培训,权威解读相关规定。此外,郑商所还上门开展“一对一”培训,提供定制化的期货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难点、堵点,推动上市公司有序参与期货市场。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郑商所首次在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支持下举办的上市公司高管培训。自2023年以来,郑商所已联合沪、深证券交易所举办了多期针对深市、沪市高管的期货专题培训。此次活动还邀请了深圳证监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主办,旨在更好发挥各方合力,共同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未来,郑商所将继续促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有效发挥,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加强专业培训
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发布套期保值公告的实体上市公司达1503家,套期保值参与度不断提高。进入2025年,这一势头仍在延续。1—4月,共有1054家上市公司发布开展期货和衍生品业务的相关公告,反映出上市公司对期货工具的运用更加主动灵活。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众多企业积极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成为行业标杆。如今,借助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已深度融入众多上市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成为保障企业稳健运营的重要手段。
恒力衍生品学院院长管大宇表示,对大宗商品行业企业而言,原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极高,且价格波动剧烈,导致企业经营利润起伏不定。获取稳定的经营利润对企业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有效控制风险,还能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估值。他强调,企业若不借助衍生品来优化生产经营,将难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发展。然而,仅仅使用衍生品还不够,若运用方式不专业、不规范,同样无法充分发挥其风险管理的功能。
“随着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发展,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稳健的经营模式是期货与现货相结合,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东北财经大学教授、金融学博导李强表示,将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企业由被动承受风险转变为主动选择工具管理风险,通过期货市场有助于企业锁定经营成本和利润,保障稳健经营。他建议,上市公司可参考期货价格制订或调整经营计划,运用期货市场锁定原材料采购成本和制成品销售价格,通过套期保值规避库存商品的价格下跌风险,运用期货及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外汇与利率波动风险。
避险网CEO华金辉在会上指出,套期保值的核心在于管理不确定性风险,其效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他强调,会计准则是衍生品会计的基础,企业运用套期会计需满足三大标准:一是符合条件的套期工具和套期项目;二是正式指定的套期关系文件;三是满足套期有效性要求。
与会企业普遍认为,上市公司与期货市场已形成了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格局。未来,双方深化融合仍有广阔空间。上市公司应提高对期货市场功能的认知,通过专业培训与实践积累,切实增强运用期货工具的能力。各方也需凝聚合力,持续优化期货市场机制,聚焦难点、堵点,畅通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期货市场功能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切实提升服务质效。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