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金期货主力合约创新高,黄金期权品种价格飙涨
AI导读:
截至4月22日,沪金2505报824.06元/克,盘中创下历史新高835元/克,带动沪金期权价格飙涨。沪金2505购888期权品种价格最大涨幅一度达到9800%。投资者需关注黄金期货价格变化,及时止盈止损。
截至4月22日21时,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沪金2505报824.06元/克,昨天盘中一度创下历史新高835元/克,带动了沪金期权价格的飙涨。

沪金2505行情走势
22日早盘交易时段,沪金2505购888期权品种价格最大涨幅一度达到9800%,沪金2505购896与沪金2505购904品种价格的最大涨幅也一度达到7000%与5500%。
22日晚间,一位私募基金经理透露,受国内黄金期货迭创新高影响,短线资金涌入黄金期权市场炒作获利。
由于黄金期权品种具有极高的杠杆效应,大量资金涌入会炒高期权品种价格,涨幅远超黄金期货品种。
数据显示,4月21日夜间交易收盘时,沪金2505购888期权品种的交易价格仅有0.02元,但随着22日早盘大量资金涌入炒作,其价格一度涨至1.9元,实现9800%的涨幅。
参与黄金期权投资交易的投资者,主要是期货投资人、擅长期货期权量化交易的专业投资机构与部分擅长黄金套保的黄金贸易商。
由于黄金期权市场交易流动性较低,资金涌入会大幅放大交易品种涨幅。数据显示,4月22日当天,沪金2505购888期权品种在价格大幅上涨期间,成交量仅有2256手,成交金额为266.93万元。
沪金2505购888期权品种将在4月24日到期,若投资者对未来两天沪金期货2505合约价格触及888元/克缺乏信心,其持有的期权品种金额将归零。因此,他们需赶在期权品种到期前,迅速逢高抛售获利离场。
截至4月22日收盘,沪金2505购888期权品种交易价格回落至0.86元,显示部分炒作资金已获利离场。
三类资本“炒作”推高黄金期权获利
在4月22日之前,黄金期权品种几乎“少人问津”,原因是黄金期权对投资者设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根据相关规定,投资者在申请期权交易开户前的五个交易日内,账户日均可用资金不得低于10万元人民币;投资者需要在近三年内具有至少10笔期货或期权的实际交易记录,或累计10个交易日、20笔以上的仿真交易记录。
投资者需通过期货业协会组织的期权基础知识测试,成绩达到80分以上,并通过相关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评估结果达到C4级或以上等。
因此,目前参与黄金期权投资交易的投资者,主要以期货投资人、专业投资机构与黄金贸易商为主。
4月22日沪金2505购888等黄金期权品种价格出现如此大的涨幅,一个重要原因是沪金期货主力合约快速上涨突破830元/克,部分黄金期权投资者看到这些黄金期权品种“行权”的更高可能性,纷纷加仓买入推高交易价格。

沪金2505购888期权品种价格最大涨幅一度达到9800%
随着黄金期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市场预期相关黄金期权到期行权的几率日益增加,对黄金期权的追捧度随之升温,带动黄金期权价格相应水涨船高。
黄金期权市场流动性相对较低,增量资金的入场将迅速放大相关黄金期权价格的涨幅。
此外,受到本周以来COMEX黄金期货价格持续快速大幅上涨的“激励”,令投资者感到未来黄金涨势或将“一发不可收拾”。
国信期货认为,近期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显著升温,尤其是投资者对美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深度担忧,叠加高盛等国际投行对美元长期贬值的预判,令黄金获得双重溢价支撑。
但针对沪金2505购888等黄金期权品种的买涨行情,更像是短期炒作。22日中午,有私募基金同行询问是否参与黄金期权投资并收获不菲回报,私募基金经理回复道:“没有参与,因为这只是昙花一现的市场异动。”
业界:期权投资获利逻辑不同,投资者需及时止盈止损
沪金2505购888等黄金期权品种都将在4月24日到期,若黄金期货沪金2505没能在4月24日到期前触及888元/克,这款期权品种将因无法行权而“价值归零”。
尽管当前黄金期货价格涨势强劲,但能否在未来两个交易日实现逾6.5%涨幅,不少投资者心中没底。因此,22日午后,沪金2505购888期权品种交易价格从最高1.9元大幅回落。
截至4月22日收盘,沪金2505购888期权品种交易价格跌至0.86元。
若未来两个交易日黄金期货价格涨幅较低,沪金2505购888期权品种交易价格将进一步回落。
由于期权品种在到期前还面临流动性进一步收窄的状况,若投资者无法迅速套现离场,手里的沪金2505购888期权品种一旦在周四到期时价值归零,相关投资也将面临血本无归风险。
黄金期权品种的投资获利/亏损逻辑有别于期货与股票,投资者需做好仓位管理,关注黄金期货价格变化与期权行权几率高低,及时止盈止损,避免额外的投资风险。
临近到期日时,标的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往往会引发相关期权价格的剧烈变化,形成“末日轮”行情。但“末日轮”行情胜率低、风险大,止盈是关键。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