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持续攀升,国内黄金市场同步走高。部分投资者通过刷信用卡买黄金套现,银行接连发布公告严禁“炒金”等违规行为。同时,多家银行对积存金业务做出调整,提高起购金额和定投起点,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金价狂飙带起黄金投资热潮,投资者热情高涨。

  自年初以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持续攀升,于20日创下历史新高,触及3056.26美元/盎司的高点,年内涨幅超过16%。国内黄金市场也同步走高,现货与期货价格近期双双突破700元/克大关,较年初涨幅显著。沪金期货市场同样受到热捧。

  然而,金价狂飙之下,部分投资者采取极端方式,通过刷信用卡买黄金套现,甚至喊出“黄金跌就刷信用卡买,黄金涨就卖掉,空手套白狼”的口号。这种行为存在巨大风险。

  近日,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接连发布公告,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黄金投资领域,严禁“炒金”等违规行为,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持卡人权益。

  3月24日,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宇昊指出,信用卡领用合约通常明确仅限于消费用途,持卡人将其用于投资行为时已构成违约。他提醒投资者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约规定。

  银行严打信用卡“炒金”行为

  近期,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晒出购物截图,分享刷信用卡买黄金的心得。有人甚至用信用卡狂刷30多万购买金条,并晒出多笔订单。这种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

  实际上,2022年原银保监会、央行已联合发布通知,明确指出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等领域,严禁流入政策限制或禁止性领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准确监测和管控信用卡资金的实际用途。

  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公告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规定,明确信用卡仅限持卡人日常消费使用,严禁将信用卡资金用于黄金等投资性贵金属、股票基金等投资领域。如持卡人违反规定,银行有权采取包括提醒、降额、限制交易等措施。

  此外,公告还提醒持卡人,通过信用卡“炒金”进行投资不仅违反规定,更存在巨大资金风险。若黄金价格波动导致亏损,持卡人需自行承担价差、手续费等成本,甚至可能形成不良信用记录。

  孙宇昊表示,兴业银行和江苏银行的举措符合当前金融监管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的趋势要求,有助于保护金融安全和持卡人权利。

  消费者应理性投资黄金

  面对金价持续波动,上海黄金交易所于3月18日发布通知,提醒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

  同时,多家银行也对积存金业务做出调整,提高起购金额和定投起点,以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例如,招商银行自3月27日起将黄金账户活期买入起点及定投起点调整至750元起;工商银行也要求个人客户办理积存金业务时需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

  银行业内人士指出,上调积存金门槛旨在提高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客户群体筛选出来,抑制投机行为,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黄金投资。

  他们建议投资者在投资黄金时应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合理控制仓位,选择适配的黄金投资工具,并保持风险意识,在狂热中保持理性。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