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价格上涨背后的市场博弈与消费影响
AI导读:
咖啡豆价格大幅上涨,主要由供应端受限引发。巴西干旱导致产量锐减,咖啡消费市场扩张加剧供需失衡。咖啡期货价格有所回落,但市场难以找到新刺激因素推动上涨。大型连锁咖啡品牌未调整零售价格,涨价压力集中在供应链端。云南豆成为替代选项,但价格也在上涨。韩国出现“无豆咖啡”风潮。
去年以来,咖啡豆价格经历了大幅上涨,这一趋势主要由供应端受限引发。气候变化导致减产,咖啡树老化以及新种植的树木未能及时跟上,致使供给减少。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国,遭遇了罕见的干旱,阿拉比卡豆产量锐减,直接推高了全球咖啡豆价格。与此同时,咖啡消费市场近两年大幅扩张,供需失衡使得咖啡豆价格上涨成为必然趋势。

今年2月初,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攀升至每磅440美分的历史新高,但近期有所回落,在370至390美分之间震荡。尽管巴西的降雨量仍低于预期,但咖啡期货市场在经历了一年的上扬后,目前难以找到新的刺激因素推动价格继续上涨。

新一季的咖啡豆预计年中入场,目前大部分巴西咖农已清空库存,但也有少数选择继续持有2024年产季的生豆,以防价格进一步上涨。消费者普遍关心咖啡价格是否会上涨,9.9元的咖啡是否还能喝到。
谁在承担压力?
市场早已对咖啡价格上涨作出反应。例如,今年1月,瑞幸咖啡的股价大幅波动,部分分析认为这与过去一年咖啡豆价格大幅上涨、市场对其预期利润率的担忧有关。然而,传导至消费端,影响并不明显。包括瑞幸、库迪、星巴克、Manner等品牌均公开声明,不会因咖啡豆价格上涨而调整零售价格。这主要是因为大型连锁品牌库存水平较高,短期内不会受到期货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
以瑞幸为例,2024年11月,其与巴西签订了百亿人民币订单,计划在2025年至2029年购入24万吨咖啡豆,锁定了中长期的生豆采购价格。此外,瑞幸甚至下调了加盟商原材料的进货价格。瑞幸近期推出的轻乳茶系列,旨在优化产品结构,以分摊咖啡产品的毛利率压力。

因此,从消费者角度看,连锁咖啡品牌的产品价格并未明显上涨。涨价压力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端,如烘焙环节和生豆贸易环节,而非线下咖啡馆的终端市场。咖啡豆价格上涨对精品咖啡影响不大,主要影响基础量大的商业咖啡。一些咖啡豆供应商因成本上升无法维持原有模式,需要重新签合同或协商涨价。中小型企业的库存和采购策略会受到影响,一些品牌不得不放弃中低端产品,转向更高端的市场。
经历这轮价格波动后,大家的采购习惯可能会改变。中小型连锁品牌可能会一次性囤半年或一年的货,以降低价格波动的风险。相比大型连锁品牌,中小型咖啡馆的议价能力有限,成本上涨对它们来说是更大的挑战。大多数咖啡馆选择不涨价以维持老顾客群体。咖啡豆涨价30%,一杯咖啡的成本上涨3角至5角,这样的成本增加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也有部分品牌调整了原料使用比例,比如增加罗布斯塔豆的应用,以减少对阿拉比卡豆的依赖。超市里的咖啡零售品牌则以集体涨价回应这一波动,雀巢、味之素AGF、UGC上岛咖啡等品牌纷纷上调产品价格。
咖啡豆高价态势预计持续到5月至6月,直到新豆子进入市场。随着咖啡豆期货价格松动及国内开始进口2025年新产季的咖啡豆,价格将逐步回落。
巴西豆的“替代”
面对进口豆的成本压力,云南豆成为替代选项。不过,云南豆价格也在一路上涨。目前正值云南产季,雀巢在云南的收购价格高达每公斤64.5元,相比去年产季价格翻了近一倍。尽管云南豆价格较高,但与海外咖啡豆主产区相比仍有优势。云南豆已进入星巴克、雀巢等大品牌供应链,但品牌更关注风味的稳定性。
此外,云南仅有少数庄园通过COE认证,而巴西累计获奖庄园数量超过200个。COE认证是衡量咖啡质量和市场认可度的标志之一,能拿到COE认证的咖啡在国际市场上能获得更高溢价。伴随咖啡豆价格上浮,韩国咖啡馆市场正出现“无豆咖啡”风潮,通过使用非咖啡原料模拟咖啡风味,成本低廉且供应链稳定。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