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7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整体偏强,集运欧线期货飙升16%领涨,油脂类商品走强而蛋白粕承压回落。工业品多数走强,生猪期货连续回落逼近13000元/吨关口。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及中证商品期货指数均收涨近1%。

新华财经北京2月7日电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在2月7日,即本周五,展现出整体偏强的态势,多数活跃商品期货品种以收涨告终。其中,集运欧线期货表现尤为抢眼,飙升16%,成为引领商品市场上涨的主力军,多个合约更是在日内触及涨停。与此同时,油脂类商品也展现出强劲走势,而蛋白粕则承压回落,市场走势呈现分化。

在工业品种方面,多数工业品期货在盘中走强,聚酯、钢材等产业链上的品种表现尤为突出。然而,生猪期货则继续回落,盘中低点一度接近13000元/吨的重要心理关口,显示出市场对其后市走势的谨慎态度。

截至当日下午收盘,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442.90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2点,涨幅达到0.99%;中证商品期货指数同样收高,报1977.99点,上涨19.35点,涨幅亦为0.99%。

上图展示了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在当日的走势情况。(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集运欧线领涨,油脂、锰硅等品种表现强势

2月7日,集运欧线期货市场表现出色,除2502合约外,其余5个合约均在日内触及涨停。尽管节后复工复产带来的货量回升尚未全面启动,整体订舱需求仍显偏弱,但市场对于后续停火协议的有效执行存在担忧,红海复航预期受挫,从而推动集运欧线期货重拾升势。

此外,油脂类商品在节后也展现出强劲表现,特别是豆油和棕榈油,连续增仓大涨。截至收盘,豆油、棕油涨幅均接近3%,菜油涨幅也略超1%。分析指出,国际贸易关系问题多发以及南美大豆供应季节性缩减等因素,共同提振了国内油脂市场。

在其他品种方面,尽管国际油价走弱,但作为聚酯原料的对二甲苯和PTA却逆势走强。同时,双碳交易再度升温,硅铁焦炭等商品期货也在盘中走强,锰硅期货则继续延续其强势表现。

烧碱回落,生猪期价逼近万三关口

春节假期后,烧碱市场整体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在节后首个交易日拉涨刷新上市以来新高后,近两个交易日连续回落。7日更是收跌1.86%,领跌商品市场。最新数据显示,国内液碱厂家库存环比激增超八成,同比也高出32.17%,这直接冲击了市场的看涨心态。

与此同时,生猪、鸡蛋等农副产品价格在节后也整体回落。生猪期货在连续两日下跌后,完全回吐了节后首个交易日的涨幅。7日盘中,生猪期价一度逼近13000元/吨的重要心理关口。分析指出,节后猪肉消费回落以及市场流通猪源增加是导致生猪期价承压回落的主要原因。

在其他品种方面,菜粕连续第二日回落,7日尾盘收跌0.68%。此外,贵金属也延续回调走势,沪金、沪银尾盘分别小幅收跌。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