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探讨了纯碱供应过剩的现状、需求情况以及2025年破局之道,指出出口增加和产能利用率下降是化解过剩局面的关键。

纯碱供应过剩已成为行业共识,2024年以来持续累库。2025年,由于新增产能投放时间推迟及新产能投产,纯碱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本文将深入探讨纯碱供应过剩的现状、需求情况以及破局之道。

供应情况

纯碱有效产能继续增长,产量大幅增加。据钢联数据,2024年初纯碱有效产能约为4059万吨,年底增长至4346万吨,全年新增有效产能约287万吨。2024年纯碱产量3704.2万吨,同比增长14.89%,创历史新高。其中,重碱产量增长21.73%,轻碱产量增长6.58%。纯碱厂内库存大幅增长313.85%,处于历史同期偏高位置。同时,纯碱进口量同比增长56.79%,进一步加剧国内过剩局面。

需求情况

玻璃产量增速不及纯碱产量增速。2024年国内浮法玻璃与光伏玻璃总产量消耗重碱后,仍过剩约174.14万吨。轻碱需求略有增长,消费增长4.06%,与国内经济增长率大体一致。纯碱出口在9月之后后程发力,对化解国内过剩产能发挥了很大作用。

2025年新增产能产量估算

按目前产能投放计划,连云港碱业和江苏德邦等预计2025年贡献产量135万吨。

供应过剩破局之道

纯碱厂内库存去年11月达到顶峰后呈现平缓去库状态。今年若要化解过剩局面,需维持当前供需格局,并解决新增产能预计贡献的产量。在需求端难有较大改善的情况下,破局之道可能在于出口增加和产能利用率下降。出口利润打开后,纯碱从进出口基本均衡转为净出口状态,预计今年净出口将成为常态。若按2015年出口量估算,2025年纯碱出口预计在210万吨左右,净出口将有机会达到190万吨,足以化解新增产能产量的影响。同时,2025年纯碱产能利用率需进一步下降,以降低供应过剩的影响。

综上所述,纯碱2025年供应过剩格局并非无解,破局之道主要在于出口增加和碱厂主动降负、产能利用率下降。未来纯碱价格不应过度悲观,但预计整体仍将维持低位震荡状态。

(作者单位:佛山金控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纯碱供应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