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河北证监局力推“保险+期货”模式,通过加强培训、精准服务、政策支持等措施,为数十万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已累计开展68个项目,涉及玉米、生猪等品种现货103.44万吨,覆盖35个县区。

“保险+期货”模式自2016年面世以来,已连续八年被纳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金融市场服务“三农”的重要工具。该模式有效助力涉农主体应对自然灾害,保障种植收入。期货日报记者从河北证监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局积极推动“保险+期货”模式,为数十万普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风险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河北证监局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加强培训,提升农户和涉农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通过组织培训班、编撰案例宣传册等方式,普及期货知识,指导农户利用期货价格信息择机销售农产品。二是精准服务,引导期货经营机构提升服务意识。根据河北农业大省的特点,指导期货经营机构精准走访重点县区,拓展业务,宣讲“保险+期货”模式。截至2024年10月底,已有27家期货经营机构在河北累计开展68个“保险+期货”项目,涉及玉米、生猪、鸡蛋等品种现货103.44万吨,覆盖11个地级市下辖的35个县区,服务农户22.66万户、规模化养殖主体484家。三是政策支持,推动地方政府财政出资增加。河北证监局持续宣导政策,地方政府对“保险+期货”的认识和支持力度不断提高。68个项目总保额达29.85亿元,总保费1.03亿元,其中财政出资近2400万元,已实现理赔总额5552万元。

未来,河北证监局将继续贯彻落实相关意见,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期货交易所的沟通协作,推动“保险+期货”模式在河北地区的扩面增效和创新发展,为河北“三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期货智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