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周三,国内油脂期货市场经历大幅波动,豆油、菜油、棕榈油主力合约均大幅下跌。分析师指出,外盘油脂市场波动、国内基本面偏弱及美元走强等多重因素导致此次下跌。未来油脂市场或继续回调,建议投资者暂时观望。

周三,国内油脂期货市场经历大幅波动,油脂板块集体下挫。截至当日下午收盘,豆油主力合约大幅下滑3.75%,菜油主力合约下跌3.29%,棕榈油主力合约亦走低2.19%,市场交投情绪谨慎。

对于此次油脂板块的大跌,市场分析师指出多重利空因素。华鑫期货油脂分析师侯梦倩认为,首先,外盘油脂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国内产生了连带效应。南美大豆丰收预期持续增强,导致CBOT豆油价格连续下跌,并触及近三个月以来的低点。同时,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数据不佳,12月上旬出口量环比显著下降,进一步施压BMD毛棕榈油价格。其次,国内豆油和菜油基本面偏弱,美元走强增加了商品市场的下行压力,市场情绪低迷也加剧了油脂价格的下跌。

格林大华期货农产品小组组长刘锦则指出,美国生物柴油政策可能面临调整,NOPA公布的压榨数据偏空,显示美国大豆和豆油库存增加,这直接引发了CBOT豆油期货的大幅下跌,并传导至国内豆油期货市场,带动整个油脂板块走弱。

NOPA发布的压榨月报显示,尽管美国11月大豆压榨量仍处于历年高位,但较上月有所回落,且低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美豆油库存连续两个月回升,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担忧。

就国内油脂市场供需情况而言,刘锦认为供应充足,豆油和菜油库存维持高位,棕榈油库存也有所回升。中国粮油商务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50周,国内三大食用油库存总量环比增长0.94%,同比下降15.70%。其中,豆油库存环比下降1.56%,棕榈油和菜油库存则分别环比增长6.89%和1.14%。

侯梦倩表示,豆油和菜油仍面临供应宽松的局面,而棕榈油则处于供需双弱的态势。尽管临近“双节”,但油脂市场需求暂未明显好转,需求提振力度有限。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11月国内三大油脂累计进口量均有所下降。然而,国内油脂商业库存仍然充裕。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当周,三大油脂商业库存总量环比略增。

对于油脂板块的交易逻辑,刘锦认为市场前期交易“棕榈油供应紧张”的预期已经发生转变。近期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数据不佳,盘面价格出现松动。同时,市场担忧美国生物柴油政策的变化可能引发全球植物油转化生物柴油概念的松动。

展望未来,侯梦倩认为豆油和菜油供应充裕,油脂市场缺乏新的上涨驱动,短期可能继续回调。她建议投资者暂时观望,关注春节前的消费情况。中长期来看,棕榈油供应偏紧的逻辑未改,但高价导致出口疲软,印尼B40计划或分阶段实施,多空因素交织下棕榈油可能延续震荡态势。豆油方面,全球大豆丰收预期叠加美国生物柴油政策的不利倾向,豆油可能延续弱势。菜油则需关注全球油菜籽减产导致的远期供应不确定性。

刘锦还指出,美国新总统即将上任,生物柴油政策的变化将改变全球生物柴油定价基础,对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也将产生影响。国内植物油供应充裕,对盘面形成一定压力。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