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冬储季节来临,期货日报记者采访行业人士,探讨今年冬储对铁矿石、焦炭、焦煤等原料市场的影响,分析市场需求、价格波动及未来趋势。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冬储季节悄然来临。今年冬储对铁矿石、焦炭、焦煤等原料市场将产生何种影响?是否会推动原料市场需求上升,进而促使价格上涨?针对这些问题,期货日报记者深入采访了行业相关人士。

春节临近,建筑钢材需求放缓,钢厂为确保生产稳定,需对原燃料进行适当储备。当前距离春节已不到两个月,黑色系正式步入冬储阶段。历史数据显示,钢厂原燃料库存往往在春节前达到峰值,但具体水平受钢厂预期、原料供需等多重因素影响。

中辉期货黑色系负责人陈为昌表示,近期相关政策对房地产新开工提振有限,基建以化解债务为主,新增项目数量难以大幅增长,市场对明年钢材需求持观望态度。多数贸易商态度谨慎,面对疲软的需求,钢厂对整体价格预期不高,炉料采购积极性不高。

弘业期货产业及机构服务部高级研究员陈永明透露,从库存数据看,焦煤和铁矿石的冬储补库已经开始。上周,247家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增至9285.54万吨,环比增加112.5万吨。焦煤方面,受现货价格下跌影响,独立焦化厂补库积极性提升,上周炼焦煤总库存环比增加55.8万吨至972.37万吨。然而,247家钢厂的炼焦煤库存微增,目前尚未全面开启补库。焦炭库存也有所增加,但下游补库力度不强,更多在等待原料价格低位补库。

钢材冬储情况直接影响原料需求。受北方严寒停工、春节等因素影响,全国多地出现停工现象,螺纹钢需求几乎为零。但钢厂高炉需保持连续运转,为降低库存压力、保持销售回款、转移风险,钢厂在冬储期间给予贸易商优惠,将生产的螺纹钢转移至贸易商库存。钢厂可根据冬储情况调节生产节奏,降低库存风险。若冬储不理想,钢厂将降低铁水产量,进而影响原料端煤焦矿的刚需。

陈为昌指出,铁矿石港口库存高企,钢厂库存不高,贸易商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发运量整体高于去年同期,且海外矿山存在年底冲量动机,后期供应量充足。虽然近期铁矿石库存有所下降,但随着铁水产量回落,累库趋势难以改变。

有行业人士认为,铁矿石供应和库存矛盾相对较小,目前港口库存虽处高位但已呈现下降趋势。受前期发运影响,铁矿石到港量明显下降。后续钢厂仍有补库需求,将支撑铁矿石需求预期。

山西地区一家焦化企业人士表示,焦炭各环节总体维持低库存运行,大多采取主动降库存策略。焦企维持微利状态,生产相对稳定。焦煤供应端放量问题明显,在保供政策支持下,国内煤炭生产持续回升,进口焦煤增量显著。

陈永明强调,焦煤库存压力是造成当前煤焦走势偏弱的重要原因。截至11月28日,焦煤全口径库存同比增加887万吨,增幅46%。下游需求没有明显增长,库存压力较大。但随着进入12月,冬储补库需求存在。

对于今年冬储的价格和节点,陈为昌认为,价格是影响市场是否冬储的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悲观预期下,原料库存在上游不断累积。从行情看,焦煤和焦炭对基本面的定价比较充分,铁矿石估值偏高。从季节性看,黑色系在冬储阶段易涨难跌,但今年上方空间有限。在终端需求难有根本性改善的背景下,后期或仅有有限反弹行情。

陈永明指出,冬储补库只是季节性库存调整,最终价格走势受长期供需关系影响。短期来看,12月冬储补库将逐步启动,支撑原料价格稳中回升。但从中长期来看,原料端面临高供应、高库存压力,地产端需求进入新平台期,原料价格冬储阶段的反弹难以持续。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