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多晶硅期货市场展望
AI导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规划储能行业发展路径。方案提出多元化发展,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多晶硅市场供过于求,但《方案》助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为光伏产业提供新需求。多晶硅期货市场震荡运行,后市有望上涨。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全面规划我国储能行业的发展路径。《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释放新型储能市场潜力。
新型储能,作为抽水蓄能以外的电力输出形式,宛如“充电宝”,可储存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富余电量,在用电高峰时释放,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问题。
目前,我国新型储能行业正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年底增长超130%。
《方案》明确,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优势企业梯队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方案》鼓励探索火电合理配置新型储能,支持多场景应用,并推动“光伏+储能”系统融入公共基础设施,如城市照明、交通信号等。
中信建投期货光伏首席分析师王彦青指出,《方案》推动“光伏+储能”在公共基础设施的融合应用,将拓宽光伏发电场景,为光伏产业带来新需求。在当前光伏消纳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加快储能建设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光伏电站配储意愿。
光伏产业曾面临电网消纳瓶颈,弃风弃光频发,项目收益受损。中信期货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组负责人张默涵表示,《方案》以新型储能助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强化储能对电力系统的支撑,有望为光伏等新能源电力破除装机瓶颈,开辟增长空间。同时,《方案》规划“光储充换检”一体化充换电站,丰富分布式光伏应用生态。
然而,微型离网系统市占率低,短期内对多晶硅及光伏行业影响有限。
从基本面看,多晶硅市场供过于求。随着行业自律协议达成,产量预计降至9万~10万吨/月。2025年2月,由于生产天数少,产量预计下滑至9万吨左右。需求方面,广发期货分析师纪元菲表示,部分电池厂减少采购硅片,优先消纳库存。随着硅片库存累积,多晶硅需求恢复或较慢,组件从3月开始排产增加,备货需求或在2月底至3月传导至多晶环节。
库存方面,多晶硅企业2024年12月有减产迹象,库存小幅回落至21.9万吨。进入2025年,库存开始累积。目前,多晶硅显性库存持续回升至26.3万吨。
价格方面,多晶硅现货价格成交重心上移,大厂成交区间在42000~43000元/吨。期货市场震荡运行,价格中枢在44000元/吨附近。2月17日,多晶硅期货主力PS2506合约微涨0.05%,报收44270元/吨。
市场人士认为,多晶硅市场关注高库存与抢装预期的矛盾。随着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落地,抢装预期增强,有望带动光伏主材需求修复。同时,多晶硅库存高企,下游采购需求弱,短期限制上涨动能。但随着硅片厂库存消化,采购需求重现,多晶硅有望迎来上涨。
展望后市,纪元菲认为,尽管多晶硅累库,但基本面向好,价格支撑强。隐性库存快速消化,配合终端需求回暖,多晶硅3月至5月具备上涨动能。但中游硅片及电池环节仍有不确定性,抢装结束后,6月需求骤降或拖累价格。因此,PS2506合约上涨窗口期有限。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