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光伏产业链下游存在光伏项目“抢装潮”预期,带动多晶硅需求增长。尽管有上游限产消息,多晶硅价格表现平稳。近期市场传出加大限产力度,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湖北省能源局发布征求意见稿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若施行将影响多晶硅需求。建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把握行情,冲高卖出套保。

  光伏产业链下游的光伏项目存在“抢装潮”预期,近一个月,光伏组件价格上涨,并向上游传导,带动电池片、片价格上涨。尽管有上游限产供应减量和下游需求释放的消息刺激,但多晶硅价格表现平稳,春节前后,N型多晶硅料稳定在4.2万元/吨附近。后期多晶硅价格能否稳住?企稳回升还是再度下行?

  在供应方面,上周多晶硅周度产量为2.12万吨,较前一周下降0.19万吨;周度表观需求增至3.52万吨。库存方面,截至3月23日,中国多晶硅总体样本库存为25.3万吨,较前一周下降1.4万吨。近期市场传出加大限产的消息,多晶硅企业限产旨在应对产能过剩与价格低迷,通过减产、行业自律及政策调控实现供需再平衡。多晶硅作为高耗能产品,供给端仍有高质量发展空间。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出台方案化解产业结构矛盾,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供给。

  多晶硅需求因光伏“抢装潮”预期而增长。2025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面临政策调整,企业为规避风险,加速项目落地,形成抢装需求。同时,6月1日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也推动集中式项目抢装。然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国内新增装机将下降,原因是政策观望及电价改革复杂性影响投资决策。业内对多晶硅年度需求回落无异议,但“抢装潮”是否为现实尚存争议。

  湖北省能源局发布征求意见稿,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进行规范。其中,对于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年度上网电量不得超过发电量的50%。已备案但尚未开工的项目,除能在2025年5月1日前并网投产外,应暂停施工。该细则若施行或推广,多晶硅需求或剧烈变化。

  多晶硅消费量波动回升,库存有所去化。尽管有行业限产及产能政策,但在需求环境剧变下,多晶硅供应过剩愈发突出。建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把握行情,冲高卖出套保。

(作者单位:方正中期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