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产业链企业积极应对挑战
AI导读:
自2025年初以来,碳酸锂价格延续跌势,影响上下游企业经营与行业走向。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幅达17.51%。供需失衡是价格下跌主因,产业链企业积极应对挑战,采取措施降本增效,构建弹性化资源保障体系。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自2025年年初以来,碳酸锂价格延续跌势,在新能源市场掀起波澜。作为新能源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波动深刻影响着上下游企业经营与行业走向,牵动着整个产业链的神经。这一趋势不仅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对市场参与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据生意社数据显示,2025年1月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7.88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为7.64万元/吨。截至5月14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进一步滑落至6.50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均价为6.39万元/吨。年初至今,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跌幅达17.51%,工业级碳酸锂现货价格跌幅为16.36%。这一数据清晰地展示了碳酸锂价格的下跌趋势。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供求关系影响,目前碳酸锂价格仍在磨底。他们预计,2026年高价产能出清后,供需边际将持续改善,加上需求结构升级以及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或将带动碳酸锂价格修复。
供需失衡是价格下跌主因
卓创资讯富宝锂电分析师苏津仪指出,碳酸锂价格下跌的核心因素是供需关系的失衡。当前碳酸锂面临成本支撑下移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价格连续下挫也反映了供需关系主导下的产能出清逻辑。从供应端来看,全球碳酸锂产能扩张,新项目顺利推进,导致供应过剩局面难以逆转。而需求端虽然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较高增速,但多元化技术路线降低了对碳酸锂的依赖度,储能市场虽前景广阔,但尚未能有效填补供应端的增量。
面对这一形势,产业链企业纷纷采取行动积极应对。上游矿山企业利润锐减,高成本锂矿面临亏损,资源向低成本企业集中。赣锋锂业等企业通过推动低成本锂资源项目投产、优化生产工艺、提升管理效率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同时,企业积极布局锂电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减轻锂价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在产业链中下游,虽然原料下跌周期中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但前期高价库存则面临减值风险。分析师建议产业链中下游企业采用浮动价格长协对冲风险,动态调整现货采购比例,同时布局一体化产业链,降低中间环节成本,增强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锂电企业需要在构建弹性化的资源保障体系、加快新型电池材料的研发储备以及提升金融工具运用能力以管理价格风险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只有实现“资源+技术+金融”的协同发展,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赵彬彬)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网·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