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美伦敦贸易谈判达成协议框架,美豆价格坚挺。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高峰,豆粕累库加快,但远期订单缺口大且美豆生长关键期存在天气炒作,豆粕市场近弱远强特征明显。

中美伦敦贸易谈判达成协议框架,贸易回暖预期令美豆价格保持坚挺。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高峰期来临,油厂高开工率导致豆粕累库速度加快,但远期订单缺口大且美豆生长关键期存在潜在天气炒作,豆粕市场近弱远强的格局愈发明显。

美豆生长状况佳,中美谈判乐观预期助美豆抗跌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6月8日,美豆优良率为68%,符合预期;种植率90%,高于去年同期的86%和五年均值88%;出苗率75%,高于去年同期的68%和五年均值72%。美豆良好开局提振产量前景,对价格反弹构成阻力。中美贸易谈判在伦敦备受瞩目,乐观情绪盖过作物评级改善带来的压力,CBOT大豆市场整体保持抗跌。

5月进口大豆创新高,国内油厂高开工率持续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5月中国进口大豆1391.8万吨,创历史新高,环比增加129%。受进口大豆集中到港影响,国内油厂原料供应充足,开工率不断提升。5月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压榨量达902万吨,远高于4月的538万吨和去年同期的860万吨。预计6月进口大豆到港量约1100万吨,保障近期国内供应。

豆粕累库加速,现货供应压力持续释放

进口大豆集中到港及油厂高开工率导致下游采购谨慎,豆粕库存攀升。截至上周末,国内豆粕库存量为37万吨,环比增加20.68%。尽管累库加速,但绝对库存较去年同期低50万吨,油厂降价压力不大。供给宽松仍是豆粕现货价格的主要阻力。

近期国内豆粕市场展望

中美伦敦贸易谈判进行中,双方已达成落实上次谈判共识的框架,市场乐观。美豆产量前景看好,但生长关键期潜在天气炒作或提供抗跌支撑。国内豆粕现货供应压力持续,但8月后大豆采购缺口大,进口关税政策对采购计划影响大。在远期进口大豆供应落实前,豆粕市场或保持近弱远强特征。

(文章来源:中金财富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