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现货价格大幅下跌,供应压力或缓解
AI导读:
3月以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大幅下跌,特别是上周跌幅达到8%,与2月交易的一季度进口大豆到港偏低预期差别大。分析师指出,这与国内中下游市场的采购心态和对二季度进口大豆集中到港的预期有关。此外,近期豆粕现货走弱还受国内拍卖和下游需求低迷影响。
3月以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大幅下跌,尤其是上周(3月17—21日),跌幅高达8%,较3月初更是下跌了13%。这一波下跌主要源自现货基差的缩减,以华东地区为例,豆粕现货基差从月初的650元/吨暴跌至300元/吨,跌幅达到了54%。
中州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吴晓杰指出,这种局面与国内中下游市场的采购心态以及对二季度国内进口大豆集中到港的预期密切相关。尽管3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偏低,但市场早已对此有所预期,中下游提前加大采购和备货,导致3月难以对现货价格形成有效支撑。
从进口大豆到港预估来看,二季度以后巴西大豆将大量到港,4月和5月进口大豆到港预估均为1100万吨。中辉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贾晖表示,4月至6月大豆总进口预估量为3100万吨,现货库存端改善将循序渐进,5月累库概率极大。
一季度油厂现货利润丰厚,尽管3月部分油厂有停机检修计划,但都选择在3月前半月积极开机,兑现现货利润。配合下游需求疲弱,不少油厂胀库停机,导致低到港月份出现缺豆不缺粕的情况,商业豆粕库存量连续多周累积。
此外,饲料企业前期采购导致豆粕库存同比偏高,进口采购积极性下降。3月初以来,油厂豆粕提货量同比大幅下降。在多因素影响下,豆粕现货价格出现回落,预计在大豆进口增加的预期下会持续。
近期豆粕现货走弱,除了美豆低迷外,还受国内拍卖以及下游需求低迷的影响。3月25日,中储粮拍卖16万吨国储进口大豆,这是今年以来首次进口大豆拍卖,尽管拍卖量不大,但对市场仍有一定影响,或能缓解巴西大豆到港前的供应紧张状态。
种种因素影响下,国内豆粕现货在3月份出现了到港低却累库的局面,现货基差持续回落。但3月底至4月初,油厂开机率明显下降,供应压力下降,而饲料厂物理库存天数有较大跌幅,补库需求增加,或对现货基差有一定支撑。
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冰欣认为,尽管豆粕与菜粕价差缩窄,但现货仍有500元/吨的价差,豆粕不能完全替代菜粕,预计短期豆粕价格以区间震荡为主。对于豆粕2509合约,需关注月底美豆季度库存数据及种植面积数据,警惕数据异常对价格的影响。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