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豆粕期货大涨,供需紧张支撑期价
AI导读:
昨日,国内豆粕期货大幅上涨,2月27日报收2939元/吨,涨幅达1.91%。市场消息称3月份大豆拍储量低于预期,导致供应紧张。分析师指出,外围大豆供需宽松,而国内进口大豆到港短期偏紧,支撑近月期价。展望后市,需关注多重因素对豆粕价格的影响。
昨日,国内豆粕期货市场迎来大幅上涨行情。2月27日,豆粕M2505合约收盘报2939元/吨,涨幅达1.91%,再次逼近2950元/吨的重要关口。这一波涨势主要受到市场消息的提振,有消息称“3月份大豆拍储量或低于前期预估”,导致国内进口大豆供应缓解程度不及预期。
近期,国内豆粕期货相对于外盘走势显得更为强劲。弘业期货农产品分析师陶朝辉指出,外围大豆供需预期宽松,而国内进口大豆到港短期‘偏紧’,现货市场因此尤为强劲,为近月期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外围市场方面,陶朝辉介绍称,2月以来,阿根廷大豆产区天气改善,降雨频繁,改善了去年以来的干旱状况,大豆产区预估产量上调;巴西大豆收割继续推进,尽管进度落后,但干燥天气有利于后期收割,多数机构预计巴西大豆产量将创纪录,超过1.7亿吨;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担忧,CBOT大豆承压,同时其对发展生柴的消极态度也给美豆油及美豆价格带来利空预期。
中州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吴晓杰表示,当前国内豆粕期货交易的核心在于现货节奏,尤其是3月份供需博弈的结果将决定其未来价格走势。回顾1月中旬至2月下旬,因国内进口大豆阶段性供需错配,现货价格带动期货价格大幅上涨。然而,自上周五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豆粕期现货价格均有所走弱。
吴晓杰进一步分析指出,大豆轮储和商业拍卖的消息增加了市场对3月份额外供应的预期,打压了市场追涨情绪。同时,2月市场提前交易预期,中下游部分提前备货,导致2月底至3月初市场缺乏新的买货需求。此外,豆粕高价导致其性价比降低,杂粕大范围替代豆粕使用。最后,巴西大豆装运提速,预期到港时间提前,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压力。
尽管近期豆粕价格有所回调,但正信期货农产品分析师陈强认为,国内豆粕供应紧缺仍是市场主要炒作因素。由于去年三、四季度进口大豆到港偏多,以及一季度为豆粕季节性需求淡季,叠加中美贸易冲突预期影响,国内对美豆采购减少,导致一季度进口大豆买船偏少。当前油厂大豆及豆粕均处于持续去库状态,且在4月大豆大量到港前需要季节性停机检修,市场对4月前国内豆粕现货供应存在偏紧预期,支撑油厂豆粕现货价格持续上涨。
展望后市,陶朝辉认为进口供应偏紧预期以及下游偏低库存将继续支撑豆粕现货表现强劲,进而给5月期货价格带来支持。而陈强则表示市场预期呈现多空交织状态,需关注USDA农产品展望论坛对美豆播种面积的预期、巴西大豆出口情况、国内油厂停机高峰以及进口大豆到港情况等因素对豆粕价格的影响。
总体来看,3月是国内豆粕现货供应最紧张的阶段,各地油厂开始逐步停机,月度压榨量预估不足600万吨。目前国内中下游综合库存大多在3月中旬左右使用,后期还有采购需求,现货价格易涨难跌。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