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菲尔德因中美贸易战调整市场战略,寻求替代出口
AI导读:
美国猪肉加工巨头史密斯菲尔德因特朗普关税战影响,中国不再是其可行市场,正积极寻求替代市场。中美贸易战导致中国对美国猪肉的实际关税税率飙升至172%,史密斯菲尔德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挑战,已削减工作岗位以节省开支。
美东时间周二,美国顶级猪肉加工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高管透露,受特朗普关税战影响,中国已不再是其可行的市场,该公司正积极寻求替代市场。
从全球视角审视,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更是猪内脏等副产品的唯一主要进口国。这意味着,在高关税壁垒下,美国猪副产品短期内难以找到合适买家。
美国猪肉巨头态度转悲观
史蜜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这家1936年成立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巨头,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2013年,双汇国际斥资47亿美元将其收购。今年1月28日,史密斯菲尔德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作为美国猪肉加工领域的佼佼者,该公司长期从美国农民手中采购大量生猪。然而,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正深刻影响全球贸易格局,迫使史密斯菲尔德做出战略调整。
本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后,中国随即采取反制措施,提高美国商品进口关税。行业数据显示,此举导致中国对美国猪肉的实际关税税率飙升至172%。
史密斯菲尔德首席执行官谢恩·史密斯(Shane Smith)指出,中国约占公司销售额的3%,主要出口猪副产品如猪胃、猪心和猪头。
显然,中美贸易战的激烈程度超出了史密斯菲尔德的预期。今年3月,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前,史密斯曾表示,即便关税提高,中国仍将是猪副产品的最佳市场。
然而,本周该公司态度明显转变。史密斯在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坦言:“由于中国市场大门基本关闭,我们必须调整业务重心。”
“尽管中国市场重要,但我们相信还有其他选择。”他补充道。
替代市场寻找困难
史密斯菲尔德生鲜猪肉业务总裁多诺万·欧文斯(Donovan Owens)表示:“中国当前关税为145%,对我们来说已不是一个可行的销售市场。”他透露,公司正计划向次优市场销售产品。
但寻找替代市场对史密斯菲尔德而言并不容易。美国政府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价值约11亿美元的猪肉产品。更重要的是,中国是全球唯一大量购买猪内脏等副产品的国家。
美国肉类出口协会(USMEF)副总裁博罗尔(Erin Borror)近期表示:“若失去中国市场,以猪副产品计,美国猪肉行业全年总损失或达10亿美元。”
经济学家斯图亚特(Brett Stuart)分析指出,中国市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大量购买包括内脏在内的各种猪肉产品,“中国是唯一接受这些产品且采购量巨大的市场。”
史密斯菲尔德高管还透露,在关税压力下,公司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挑战。为节省开支,史密斯菲尔德已在第一季度削减了公司和工厂的工作岗位。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