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同等关税,导致远月美国大豆期价承压。巴西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大豆进口来源,其供应节奏备受瞩目。中美贸易摩擦、南美大豆丰收等因素将给国内外豆类市场带来较大波动风险。

  3月3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次日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同等关税,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此举导致远月美国大豆期价承压,但近月期价因豁免条款等因素相对抗跌。随着国内对美国大豆依存度的大幅下降,巴西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大豆进口来源,巴西大豆到港节奏备受市场瞩目。

  此次中美贸易摩擦虽然烈度较低,但影响路径与以往相似。美国大豆出口量已完成年度目标的近九成,使得近月期价受关税影响有限。然而,远月期价则因关税政策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远月美国大豆期价承压]

  截至2月20日当周,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占比已下降至47.46%,且连续两年下滑。豁免条款使得近月美国大豆出口实际冲击可能仅有100万吨左右,期价相对抗跌。但远月美国大豆预售和销售节奏将受到较大影响。

  美国正试图通过增加对欧盟等其他地区的出口来减轻中国市场缺失的不利影响,同时国内大豆压榨消费也是消化产量压力的有效途径。尽管如此,远月美国大豆期价仍持续承压。

  [美国大豆出口前景堪忧]

  中国进口大豆方向转向巴西,导致美国大豆在全球市场的出口份额下降。美国农业部虽然对美国大豆出口保持乐观态度,但市场对此表示质疑。预计美国大豆出口量将增加,但中国市场缺失难以完全弥补。

  美国大豆压榨消费量持续高位,将对出口下滑起到对冲作用。未来市场将关注美国农业部报告中大豆出口预估是否向下修正以及压榨量上调幅度。

  [美国大豆春播面积下降]

  受贸易关税政策影响,美国大豆出口竞争力下降,进而影响春播前景。美国农业部预计新年度大豆种植面积将下降,大豆与玉米的播种面积之争上演。

  尽管美国大豆单产预计增加,但播种面积下降可能导致总产量略微提高。天气因素将成为稳定美国大豆产量预估的关键因素。

  [关注巴西大豆装运节奏]

  202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总量大幅下降,对巴西大豆的依存度超过70%。巴西大豆的进口成本和供应节奏将直接影响国内市场。

  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巴西大豆贴水报价持续攀升,进口成本增加。巴西大豆装运延迟将导致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阶段性下降,市场供应收紧。

  整体而言,中美贸易摩擦、南美大豆丰收以及新一季美国大豆播种预期等因素,将给国内外豆类市场带来较大波动风险。在国内,大豆供应紧张与成本上升将支撑价格,但盘面资金转换可能加剧价格波动。

  (作者单位:宝城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